■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宋乐义
11月2日,汝州市第三十九届秋季物资交流大会(以下简称“物交会”)落幕。本届物交会以“新大集、新服务、新消费”为主题,历时9天,累计吸引参会群众6万余人次,总销售额近亿元,显著拉动了城乡经济与市场活力。
展期延长、品类多元。本届物交会紧跟政策导向,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会期延长至9天,方便更多群众参与。展销范围覆盖房产、汽车、非遗产品、特色农产品及汝瓷等领域,并特设汝州“名特优新”企业展区,集结本地知名企业,全面展示汝州产业优势。
传统技艺焕发新生。非遗展区成为一大亮点。剪纸艺人带来立体剪纸创新作品,棕编艺人以巧手制作出栩栩如生的草编动物,花鸟字等技艺也引得观众连连称赞。非遗项目通过创新表达,吸引众多年轻人驻足,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活力。
多部门协同优化体验。汝州市成立由市场监管、公安、城管、卫健委等16个部门组成的物交会组委会,百余名工作人员进驻现场,协调解决商户用水、用电、卫生等问题。同时,还增设临时停车位,有效缓解停车压力,并通过专人值守提供咨询、应急服务,营造便捷舒心的参会环境。
从市集到城市名片。汝州物交会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现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物资交流盛会。昔日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的市集,如今已发展为集展示创新、促进交流、推动经济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本届物交会会场绵延近3公里,设大型展位千余个、小型摊位500多个,吸引来自新疆、内蒙古、甘肃、安徽等地共700余家客商参展。
汝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提升办会质量,将物交会打造成为更具影响力的品牌盛会,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
如今,一年一度的汝州物交会已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承载市民共同记忆的文化符号,助力古城汝州在浓厚的商业氛围中持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