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评论员 靳李君
11月2日零时,服役近31年的长永高速公路正式开启“零费率”时代,成为湖南省首条长期免费通行的高速公路。
这条连接长沙与永安的重要通道,在完成其阶段性历史使命后回归公益属性,不仅带来了交通出行成本的改变,也折射出基础设施服务理念的转型,更体现了政府对民生诉求的积极回应。在30余年的收费运营中,这条高速公路严格遵循“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为湖南路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其建设运营的成功实践也为后续高速公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这项惠民政策将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对经常往返于此的通勤族而言,每年可节省数千元出行成本;对沿线物流企业来说,运输成本降低将直接惠及商品流通各个环节。更为深远的是,免费通行有助于打破区域藩篱,促进长沙市区与周边地区的深度融合,为长株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全国范围看,高速公路免费虽非新鲜事物,但多限于节假日短期政策或特定路段试点。长永高速作为省级主干道实现长期免费,既需要地方财政提供运营保障,也考验着管理部门的智慧——如何在免费条件下维持服务品质、确保通行效率。该案例为其他地区处理成熟高速公路收费问题提供了实践样本,也推动我们思考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中如何更好服务公众。
当然,“免费”不意味“免责”。取消收费后,道路养护、安全管理、服务升级等仍需持续投入。相关部门需要建立更科学的财政保障机制,运用智慧交通技术提升管理效能,确保这条免费大动脉始终保持安全畅通。同时,也要预防车流激增可能带来的交通压力,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免费”与“优质”的平衡。
笔者希望长永高速的免费通行成为全国类似高速公路效法的起点。当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正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变,从运营收益导向朝公共服务本位回归。这种转变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进步,也是改革红利的切实释放。期待长永高速的实践能够形成良好示范,推动更多惠民举措在交通领域落地生根,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