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左世周
“各让三尺成一巷,免得相争两损伤”“你让我让大家让,和睦花开满罗王”……如今,走进开封市祥符区罗王镇,随处可闻的谦让俗语,不仅是文明乡风的生动注脚,更是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近年来,该镇锚定“德治教化”根基,将“谦让包容、互助友善”理念深度融入乡风建设,推动文明乡风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走出一条有温度、高效率的治理新路径。
以互让聚合力,激活治理“内生动力”。该镇依托“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体系,把邻里互让理念贯穿村级事务全过程。在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中,村民从“各说各理”的分歧中跳出,主动换位思考、互谅互让,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通过“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机制,党员带头践行互让精神,牵头化解宅基地边界、灌溉用水等微小纠纷;结合司法所“枫桥经验”调解模式,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格局,让文明乡风成为基层善治的“润滑剂”。
以互让润民心,厚植幸福“温暖底色”。为让互让理念深入人心,该镇以多元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依托“五色”志愿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学雷锋我行动”“结对帮扶”等活动。胡寨中心小学师生定期走进养老服务中心关爱老人,志愿者一对一帮扶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以点滴行动传递善意。各村打造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等阵地,通过农村运动会等形式拉近村民距离,同步评选“文明家庭”“好媳妇”等典型,以身边榜样诠释“邻里互助、遇事互让”内涵,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互让破陋习,焕发乡村“文明新风”。针对陈规陋习,该镇以邻里互让为抓手,推动风气焕新。各村修订村规民约,明确互让准则,依托红白理事会引导婚丧嫁娶简办,用“婚事新办、邻里互帮”案例破除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攀比之风;通过“移风易俗共筑新风”文化宣讲、文艺会演,引导村民从“争面子、比阔气”转向“重情谊、讲互让”,因陋习引发的邻里矛盾大幅减少。
如今的罗王镇,争吵声少了、互助多了,推诿少了、协作多了。《邻里互让七字歌》传唱乡间,化为群众行动自觉,让文明礼让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