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院里的新愿景

2025-11-08 10:00:12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靳李君

  “双11”临近,新郑市城关乡杜庄村村民白金奎家的院子里一大早便传出了机器的嗡鸣声。50多平方米的院子里,两台小型切纸机正吞吐着瓦楞纸板,三四名工人熟练地将切好的纸板搬进库房,通过那里的激光打印机,印着“特产坚果”字样的纸箱坯片就顺利“出炉”了。

  “别小看这院子,一年能产出50多万个纸箱呢。”白金奎拍了拍手上的纸屑,笑容里带着自豪。三年前,他还是个四处跑销售的农民,如今已是村里小有名气的“纸箱加工带头人”。最近,他从新闻里听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发展,不禁满怀期待:“听说‘十五五’规划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融通创新。我们这‘庭院经济’说不定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持,规模还能再扩大。”

  农村庭院用途的转变,源于该村对闲置资源的重新发现。村“两委”干部在走访中发现,有些村民在城市里买了房、置了业,不少房子就闲置下来,全村有闲置院落30多处,大多只是用来堆放杂物。与此同时,不少留守妇女和老人想找点儿活计以补贴家用,却苦于没有合适门路。

  “党的政策要求我们挖掘乡村内生动力。这些闲置院子,不就是现成的生产车间吗?”村干部王新建道出了发展“庭院经济”的初衷,“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咱们发展‘庭院经济’正是响应号召。”

  2021年,该村组织村民到周边县市考察。白金奎在考察中发现,纸箱加工技术门槛低,且随着网络购物的日益普及,市场需求大,是个不错的项目。

  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村干部带头整理出自家庭院,并联系设备厂家上门培训。白金奎第一个报了名:“当时就想,反正自家院子空着,试一试总比闲着强。”他掏出积蓄购置了基础设备,村委会帮他办理了小微企业经营许可证,还对接了附近食品工业园的固定订单。

  走进杜庄村,这样的加工作坊不止一处。村民李秀珍家的一处空院里,五六个妇女正围着工作台糊制手工礼盒。“一天能挣80多元,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

  据统计,目前全村已有13户村民利用闲置院落开展纸箱加工、护栏加工、木器加工等。更难得的是,这些散布在农家院里的“微工厂”,为60多名村民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说要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咱们这庭院加工就是实实在在的体现。就盼着‘十五五’规划能给咱农村小微企业更多扶持。”村干部王鹏飞笑着说。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