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部署要求,近日,我省正式启动2025年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及赋能新型工业化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此举旨在通过机制创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推动人工智能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为河南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新动能。
本次揭榜挂帅工作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人工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装备、共性基础支撑等重点方向展开。通过公开征集和遴选,计划发掘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应用落地见效快、典型示范效应好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速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深度应用,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申报主体须为在河南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已列入前期揭榜优胜的项目不得重复申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原则,优先推荐创新能力突出、产业化前景好、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项目。
本次申报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企业、科技服务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等以联合体方式申报。每个联合体需确定一家牵头单位,联合参与单位不超过4家。在申报数量方面,每个主体牵头申报不超过3项,作为参与单位申报不超过5项。
根据工作安排,各申报主体应于11月20日前在申报系统完成注册,并严格按照申报指南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项目推荐工作,省属单位按照属地原则进行推荐。
这次揭榜挂帅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省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迈出重要步伐。通过建立开放竞争机制,既能有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又能促进优质解决方案的涌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成果在工业领域的转化应用。
从产业发展视角看,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重塑制造业格局。我省通过开展揭榜挂帅工作,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底座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制造”应用场景拓展,推进智能产品装备研发,完善共性基础支撑体系,将有力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
申报工作的启动将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热潮。各类创新主体可基于自身技术积累和产业需求,组建创新联合体,提出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还将促进产学研用各方的深度合作,构建良性发展的创新生态。
按照工作计划,在申报截止后,相关部门将组织专家评审论证,择优确定揭榜单位。对入选项目将给予相应政策支持,推动其加快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通过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典型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带动全行业智能化水平提升。
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将对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赋能,既能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又能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以人工智能为重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我省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揭榜挂帅”这一创新机制,必将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提供坚实支撑。(记者 许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