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栗凤娇 郭俊娟
这里的成果展,就像一个科技超市,用户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现场下单;作为升级版的院地合作,河南省农科院与焦作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省农科院直属研究所与焦作市相关单位签订10个合作协议,成交双方都觉得“十分满意”;科研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面对面“谈婚论嫁”,不满意还可以“打包订做”……这是记者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暨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看到的场景。
11月7日,在博爱县举行的此次大会由省农科院与焦作市政府主办,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与博爱县人民政府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周卫,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强,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冰,焦作市政府副市长宗家桢等出席大会,200余名专家、企业代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共商合作大计。
科技丰盈“中原粮仓”
大会现场,省农科院各研究所及焦作本地农业企业集中展出了数百项农业科技成果,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中药材、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金黄饱满的优质小麦、水稻新品种,色泽鲜亮的四大怀药深加工产品、高效环保的生物农药……实物、展板与模型交织,生动呈现了农业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这个小麦品种适合我们这里的土壤吗?”武陟县种粮大户李军在展台前向专家咨询。温县农科所带来的怀药新品种引发企业代表关注,所长米爱林介绍:“通过科技改良,怀药产业链得以延长,附加值显著提升,市场前景广阔。”尽管细雨绵绵,现场群众与参会人员的热情却丝毫不减,专家耐心答疑解惑,为后续成果转化搭建了沟通桥梁。
焦作市作为“中原粮仓”核心区之一,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领跑全省: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省级69家,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占全省1/4;粮食平均亩产达503.07公斤,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这些数据背后,是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践。
协同创新聚合力
近年来,省农科院与焦作市合作紧密,通过“河南优特产业支撑计划”专项推进、四大怀药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派驻等方式,为地方特色产业提供“零距离”技术指导。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温县农科所联合攻关的“地黄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破解了地黄种植的“卡脖子”难题;神农种业实验室与温县共建中试基地,加速生物育种技术落地。博爱县秦滔农业家庭农场负责人秦滔说:“省农科院小麦所与焦作市农林科学院专家团队根据土壤条件制定种植方案,小麦产量提升了15%。”
周卫在讲话中强调,省农科院长期以来始终聚焦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技需求,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应用,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选育了一批优良农作物新品种,示范推广了一批新成果、新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河南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院地合作是实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快速路径。要深化成果转化聚合力,构建紧密型院地共同体;强化科技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培育品牌名片,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宗家桢则表示,此次对接会是焦作市与省农科院深化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即将在焦作落地转化,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必将为全市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李艳芬表示,焦作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深化与省农科院的战略合作,大力实施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围绕粮食安全、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等关键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双向奔赴启新程
在战略合作签约环节,省农科院与焦作市人民政府首先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共同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随后,省农科院直属研究所与焦作市相关单位先后签订了10项合作协议,涵盖水稻良种繁育、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小麦种植技术服务等领域,其中,包括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焦作市农林科学院共建“吨半粮生产能力暨双吨粮高标田”,作物分子育种研究院向河南圣粮种业有限公司转让花生新品种生产经营权,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与武陟县虎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服务合同。
河南圣粮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继忠感慨:“有了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我们的创新能力将大幅提升!”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所长何宁回应:“我们将派去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对接需求,以新品种、新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加速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在由省农科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邵运辉主持召开的产业需求对接会上,十几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出技术诉求:鹌鹑养殖户希望优化产品品质,怀药企业期待开发健康饮品……省农科院专家现场解答,并承诺后续跟进,提供解决方案。这种“面对面谈需求、点对点解难题”的模式,让科研“种子”精准找到生长“土壤”。
近年来,省农科院实施的院县共建显著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丰硕成果。据悉,下一步,省农科院将持续强化院地合作,继续发挥科技、平台优势,在创新、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助力焦作乃至全省农业综合竞争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