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河南省超亚医药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亚医药”)对此有着切肤之痛——2021年,由于未如期填报财务报表,导致纳税信用降至B级,随之而来的是招投标受阻、银行贷款申请困难、与重要客户的合作机会也遗憾错失。“这段因信用受损而‘寸步难行’的经历,成为我们重塑合规体系,实现深刻转型的起点。”该企业财务人员陶永芳表示。
超亚医药是一家集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杀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这场由危机催生的变革,让超亚医药将合规从纸面规定真正融入发展血脉。如今,走进超亚医药生产车间,两条并行的“传输带”无声运转:一条运送耗材产品,一条实时传输数据。产品下线瞬间,“数据三同步”系统自动完成成本核算、增值税发票开具和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记录同步生成。“我们把飞行检查标准直接写进SAP系统校验规则,用技术筑牢合规防线。”陶永芳介绍。
变革远不止于车间。超亚医药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合规体系,在管理上,新员工入职签署《合规承诺书》,接受税务合规事项培训,《税务合规操作手册》和按季度更新的《合规义务清单》成为员工案头必备。在技术上,上线金蝶云星空系统,实现业务全流程标准化管控,财务环节严禁私户收款,全面推行数电发票;数据安全实行加密存储与外网隔离。
“在关键业务节点上,公司还设置了多重‘安全锁’”。陶永芳介绍,在超亚医药,业务合同签订前需财务人员参与合规性审查,签订《反商业贿赂》协议;在财务入账环节业务入账与税务逻辑匹配,严格按照《税会差异台账》登记;纳税申报执行“申报—复核—审核”三级审批,审计部门不定期抽查。此外,超亚医药还与行业顶尖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长期合作,通过定期审计咨询,构筑起内外联动的风控体系。
这场彻底的合规革命,让企业实现了从“信用失分”到“发展进位”的华丽转身。2022年,超亚医药纳税信用等级恢复A级后成功中标“高济医药”暖贴业务,2023~2024年取得了2406万元的销售额,融资年利率由4.85%降至2.7%,银行还主动在贷款方式上增加了信用贷款。
如今,这张由诚信铸就的“金名片”,不仅为超亚医药赢得了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扶持,更赢得了市场的信任和选择的主动权。“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建设,从规避风险到创造价值,我们深切感受到,合规就是最大的收益。”陶永芳总结道。(朱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