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11月11日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区)北港邻合中心广场上掌声雷动,装修工人赵国亮以一曲高亢的《西部放歌》,收获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
这精彩的一幕,是郑州航空港区“港出彩·一起来”文化惠民活动汇报演出的动人缩影。当晚,随着此次汇报演出暨颁奖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该区历时数月的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圆满收官。
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成功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让普通百姓从文化观众变成了舞台主角。
群众成文化创造主体
“真没想到,咱农民也能登上这么大的舞台!”演出结束后,赵国亮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位朴实的装修汉子,如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民星”。
在郑州航空港,像赵国亮这样从群众中涌现的文艺人才层出不穷。据官方数据,“港出彩·一起来”活动已成功举办九场街道办事处对抗赛、两场复赛及二十九场巡演,推出各类节目数百个,所到之处无不人气爆棚。
“过去是‘送文化’,群众坐着看;现在是‘种文化’,群众抢着演。”郑州航空港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转变激发了群众空前的参与热情。
据了解,该活动秉持“文化为民、文化靠民、文化惠民”宗旨,采用乡镇、办事处两两对抗、逐层选拔的形式,最终评选出的优秀节目与选手在全区巡演,实现全覆盖。
文化活力持续迸发
“港出彩·一起来”只是郑州航空港文化惠民体系的一部分。与之呼应,“唱响新时代”群众合唱大赛让14支队伍放歌抒怀,“戏曲进乡村”让经典大戏回荡在社区街巷。
文化活力的迸发,不仅在于群众主体的回归,也在于形式空间的创新。
在郑州园博园内,郑州歌舞剧院的经典剧目正在上演,优美的舞姿与精致的园林景观相得益彰。
“在这里看演出,既赏美景又品艺术,太享受了!”带着孩子前来游玩的市民李女士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一场别开生面的“穿越秦汉”主题活动在苑城文化公园上演。游客们身着汉服,体验投壶、射箭等传统游戏,在千年遗址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对话。
“这里既能触摸历史,又能享受现代休闲,特别有意思!”正在参加活动的张先生兴奋地说。通过主题文化活动、露营季等创新形式,这座既保留历史庄重感、又增添青春活力的千年遗址,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文化软实力夯实发展硬支撑
郑州航空港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特色发展路径:坚持让群众当主角,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模式创新,融合“种文化+送文化+创文化”“线上+线下”等多种模式;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确保活动常态长效。
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开展各类惠民文化活动数百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日益完善。
“文化‘软实力’正在成为港区发展的‘硬支撑’。”上述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在11月11日晚的汇报演出暨颁奖仪式上,活动主办方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团队及个人进行了表彰,为今年的文化盛宴画上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