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新建 文/图

无人驾驶拖拉机正自主行进、精准播种
中原腹地,沃野平畴。在清丰县的田间地头,一场深刻的生产变革正悄然发生:成千上万的农户将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而合作社则利用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拖拉机等智能装备,在“云”端精耕细作,绘就一幅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崭新画卷。
这幅画卷的主导者之一,正是清丰县惠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惠农合作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这家坐落于仙庄镇左家村的合作社,从百余名社员和百余台农机具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资产超千万、服务覆盖数万农户、荣誉加身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军组织,以其创新的服务模式与坚实的科技支撑,为当地乃至更广泛区域的农业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
夯实基础,“三管齐下”构建综合服务体系

组织抢收玉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惠农合作社深谙其中的道理,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配备了包括收获机械、大马力拖拉机、植保无人机在内的各类农机具126台套,资产总值高达1600万元。依托占地7500平方米的场地及其内设的机库棚、培训室、维修车间等功能区,惠农合作社构建了坚实的服务硬件基础,为开展大规模、高效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可能。
然而,硬件仅是骨架,服务模式才是灵魂。惠农合作社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精心打造了三大核心服务体系。
首先,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这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农机作业的站点,更是一个集成农资供应、农业技术指导、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销售对接等多元服务的一站式平台。2024年,该中心完成耕种管、防、收等各类服务面积达25万亩次,服务农户超过1.32万户,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划算的生产难题,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创新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土地托管模式。这一模式在坚持农户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由惠农合作社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或关键环节托管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助组织协调、监督服务。2024年,惠农合作社实现土地托管2.4万亩,流转土地3500亩。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和种地主动权,又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同时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户、村集体与合作社的“三方共赢”。
再次,积极融入数字化浪潮,搭建智慧化管理平台。惠农合作社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创办的“清丰科技小院”成为技术引擎,构建起六大智慧系统,大力推广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智能监测、变量施肥等数字技术。这使得惠农合作社的服务从传统的标准化,向着更高级的精准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升级,为现代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科技引领,单产提升与人才培育双轮驱动

为农户提供收割服务
增产增效是农业永恒的主题。惠农合作社将技术服务推广置于核心位置,聚焦粮食单产提升,累计引进并推广玉米宽窄行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等十余项新技术。这些技术的落地生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据测算,推广应用后,带动服务区域小麦亩均增产87公斤,玉米亩均增产145公斤,部分核心示范田甚至实现了“吨粮田”的突破,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技的运用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惠农合作社不仅是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近年来,惠农合作社已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6期,成功培育农机驾驶操作、无人机飞防等专业人才520人次,并提供农机维修服务900台次。这些举措,不仅为惠农合作社自身的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也为清丰县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农业从业者,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宝贵的人力资本。
院社合作,科技小院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
位于固城镇高标准农田区域的“清丰科技小院”,是惠农合作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个由河南农业大学与合作社联合打造的创新平台,以400亩为核心实施区,辐射带动周边3000亩耕地。它不仅是农业科技的研发和试验基地,更是一个集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一批批河南农业大学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扎根于此,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科技小院聚焦智慧农业前沿,致力于构建无人农场推广示范基地。在其推动下,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的“无人农场”从蓝图走向现实。基于六大智慧系统(如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智能监测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与智能化管理,展现出巨大的效益。
节本增效显著。自动化、智能化的耕、种、管、收环节,大幅减少了人力投入。以智能灌溉系统为例,可节省人工成本高达80%。同时,通过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有效减少了水、肥、农药的浪费,据估算可节省水肥药投入20%,化肥利用率提升30%,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约20%,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提升。
带动效应明显。科技小院成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快速通道”,将最新的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一线,并通过示范效应,吸引了一批对农业感兴趣的年轻人关注并投身现代农业,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绿色发展导向明确。科技小院以科技力量推动农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它改变了传统粗放的“一炮轰”施肥方式,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等技术,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资源集约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样板。
凭借其卓越的服务能力、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惠农合作社赢得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一系列高度认可,它先后获评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第三批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等国家级荣誉,以及河南省“二十佳”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河南省重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河南省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等省级称号,并入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因其成功的服务模式而两次获得央视的报道,影响力辐射全国。

为农户提供拌种服务
“荣誉是对过去努力的肯定,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惠农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惠农合作社将继续深耕农业社会化服务这片沃土,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品质;继续践行“惠利农民、服务‘三农’”的初心与宗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作风,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书写更加辉煌的惠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