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菊河滩区,药农增收忙。11月17日,温县祥云镇黄河滩区的怀菊花示范田内,大片的怀菊花迎风绽放,药农们穿梭田间忙着采摘,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尽管今年气候多变,但“怀菊花3号”依然长势喜人,亩产稳定在3500斤以上。这派充满生机的景象,正是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在中药材种植领域结出的硕果。
“怀菊花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培育的优质药菊品种。示范田采用种苗组培脱毒扩繁技术,确保种苗品质,并通过引入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措施,为菊花的生长提供充分保障。相比传统种植方式,种苗脱毒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概率,水肥一体化管理则避免了传统施肥不均、浪费严重的问题。
河南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中药材专项任务“道地药材怀菊花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主持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研究员杨红旗介绍:“‘怀菊花3号’集合了抗倒伏、抗旱、抗寒、宜密植、丰产性好、花期集中等特点,非常适合在河南地区推广种植。同时,配套的管理技术也让怀菊花质量更上一层楼。”
温县怀宝堂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宝剑兴奋地说:“今年尽管气候条件复杂,但‘怀菊花3号’产量依然喜人。”
在温县怀宝堂怀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厂房里,工人们正在将采摘的怀菊花进行清洗、烘干、包装。田宝剑说:“怀菊花经过烘干等简单加工后,会被制成怀菊花茶、怀菊花保健品等产品,这些深加工产品不仅高品质,还供不应求。‘怀菊花3号’药效好,许多药企都抢着收购。”
怀菊花作为“四大怀药”之一,在河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北宋《图经本草》中就曾记载,“菊花处处有之,以南阳菊地者为佳”,这里的“菊地”即为怀地,说明怀菊花在古代便已备受推崇。
近年来,怀菊花产业在科技的加持下焕发生机,怀菊花种植已成为周边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怀菊花产业链的延伸,为村民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从田间种植到采摘加工,农户全年都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怀菊花3号”的成功种植,不仅让怀菊花单产实现显著提升,更推动当地怀菊花产业完成从“靠地吃饭”到“靠技术增效”的关键转变。杨红旗表示,“怀菊花3号”的种植示范将逐步推广至周边区域,并计划开发更多药用和食用产品,进一步提升怀菊花的产业价值。(王苗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