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卢氏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跃居全国连翘种植“第一县”,种植面积与产量均位居全国县域首位。但这份繁荣背后,大面积野生连翘长期深陷“靠天吃饭”的困境。
面对这一困境,院县共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共建县(卢氏)连翘专题团队挺身而出,将目光精准聚焦于野生连翘管理不到位这一突出问题,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通过打造野生连翘改培示范基地,大力推广《野生连翘改培技术规程》,将真正实用、管用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交到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植户手中,为野生连翘的“逆袭”之路点亮希望之光。
近日,该专题团队在卢氏县文峪乡望家山野生连翘改培示范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培训会(如图),为即将到来的连翘秋冬管理工作做好准备。培训会上,该专题团队成员黄鹏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连翘修剪的技巧讲解得深入浅出。“连翘修剪其实并不复杂,大家记住‘留一留二不留三’这个口诀就行。”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身旁的连翘植株,“就像这第四年的枝条,已经完成它的使命,不再结果了,就好比发挥完光热的老干部,该光荣退休了,千万别舍不得。”
黄鹏的讲解,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牢牢记住修剪要点。
该专题团队负责人王晶介绍,在改造之前,示范基地内的连翘良莠不齐,种植密度不合理,植株交错丛生,严重影响连翘的生长和产量。通过清除病弱、过密的植株,保留生长健壮、结果性状良好的植株(丛),将每亩的种植密度精准控制在110~220株(丛)的合理范围内。经过一年的精心管理,今年的连翘长势已初步显现出成效。下一步,在做好树形管理的同时,还要在土壤封冻前或者明春及时对空缺部位进行补植。补植时,要严格挑选良种苗木,并注意授粉树的合理搭配,以确保连翘的产量和品质。(沈植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