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地里话丰收

2025-11-22 10:04:5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周子翔 周金高

  11月18日,走进上蔡县蔡沟镇孙老村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黑土花生种植基地,大型花生摘果机来回穿梭在田地间,随着机器轰隆隆地驶过,花生秧果被迅速摘取并清选,一粒粒饱满的花生荚果源源不断地涌入收集仓,田间地头一派喜人的丰收图景。

  “今年公司种植200多亩花生,以前种花生靠老经验,病虫害多、产量不稳。现在用了新技术,采用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模式,产量有所提高,你看这花生,颗颗饱满,空壳少。按现在的市场价,今年黑土地的花生价格要优于其他花生。”河南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海山介绍。

  孙老村位于蔡沟镇东北面,黑土地是大自然赐予这片土地的厚礼,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为花生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花生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能深入土层吸收养分,与黑土地的特性相得益彰。如今,黑土地上的花生种植早已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模式。现代化的播种机结合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让花生的产量和品质稳步提升。

  据了解,经农技专家验证,黑土地上产出的花生不仅颗粒饱满,而且含油量高,香甜可口、品质优良,备受市场青睐。这一发现让村民成功将土壤“劣势”转化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契机。

  花生作为蔡沟镇的传统优势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在当地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规模化的种植不仅鼓了种植户的钱袋子,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孙海山说:“花生从播种到管理再到收获要经过140多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高峰期每天用工超过30人,村民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

  “近年来,蔡沟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采取‘党建+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围绕农业增效、村民增收的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把培育发展特色种植业作为重要抓手。打造花生种植基地,在品种选育、田间技术管理、拓宽销售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使花生种植形成规模化效益,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上蔡县蔡沟镇党委书记樊宏亚表示。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