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明洋 通讯员 周子翔 周金高 文/图

一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正在作业
眼下,上蔡县冬小麦播种已进入关键期,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智能农机往来穿梭,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协同作业,一场以“高质量播种”为核心,集良种选用、良机赋能、良法配套于一体的麦播行动全面展开。作为农业大县的上蔡县,正以科技赋能的新姿态,在广袤田野上播下来年夏粮丰收的希望。
11月18日,在上蔡县耕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播种现场,智能农机成为播种生产的“主角”。一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来回驰骋,不仅精准控制小麦种子播种密度,还同步完成单行镇压、覆土等多道工序。“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靠科技。”看着运转的新型农机设备,合作社负责人白汉礼感慨道,“北斗导航精量播种让播种效率翻倍,搭配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的宽幅镇压种肥一体化播种技术,实现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站式’完成。这种新型农机凭借播量准、覆土好、播深稳定的优势,让5000多亩小麦的播种工作效率翻倍。”
今年上蔡县已有超100万亩麦田采用这种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械,占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二,科技农机成为冬小麦播种主力军。良机与良法并举是此次播种的鲜明特色,极大地加快了全县小麦播种进度。
全县优选豫农922、存麦5号等十余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开展“专种专管、专收专卖”的订单农业种植模式,打造87万亩优质强筋小麦种植基地,可助农增收超亿元。为应对土壤墒情偏湿的情况,上蔡县农业部门及时制定抗湿晚播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全县科学整地、调整播期、加大播量。同时,组织140名农技人员包村入户,通过80期次技术培训、280场次现场指导,将“适期适墒适量适深”的播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还印发25万份明白纸,确保每户都有“播种明白人”。
深耕深松、测土配方、种子包衣等关键技术的落地,为麦田“蓄力增肥”。全县65万亩耕地实施深耕深松技术,有效打破土壤犁底层,提高小麦抗旱能力;152万亩麦田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根据不同土种精准配比肥料,从源头提升单产潜力。提高播种质量既是小麦安全越冬的前提,也是来年高产的关键。
上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谢卫华介绍:“面对麦播期出现的墒情偏湿、播期推迟等难题,我们现场指导群众开沟散墒,科学整地,通过高质量整地以好补晚,通过增加播量以密补晚,通过高质量播种以种补晚。推广的新型旋耕施肥播种一体机可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道工序,即便在复杂地块也能实现高效播种,大幅提升播种进度。针对我县常见的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及地下虫害,我们要求群众坚决杜绝白籽下地,推荐选用优质种子包衣剂,为晚播小麦出苗保驾护航。”
谢卫华的话,道出了上蔡县加大推进小麦高质量播种力度和努力提升小麦单产行动的决心。
今年,上蔡县计划种植冬小麦152万亩,目前已完成127.8万亩播种任务,预计11月下旬可全面完成播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