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王艺茜 李艺超
“钱终于到账了,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近日,嵩县城关镇瑶北坡社区的居民被拖欠多年的村集体门面房租金全部发放到位。这场“拉锯战”的终结,得益于社区9名专职网格员和135名兼职网格员的分头行动,他们组织群众商议方案,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最终圆满解决了问题。
瑶北坡社区的成功实践,正是嵩县探索基层高效能治理的一个缩影。为让服务直达“最后一米”,嵩县系统整合了村(社区)的金融、医疗、维修等专业力量,将乡村“八大员”(金融服务联络员、燃气维护联络员、供排水维护联络员、电力服务联络员、健康咨询联络员、畜牧养殖联络员、网络服务联络员、家电维护联络员)全部纳入网格体系,实行“一人一片区”的包联责任制。这张由“一网统筹、多员联动”编织成的服务大网,确保群众诉求能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响应。机制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嵩县深化“岗位在村”工作,组建337支下沉服务队,累计派出1200余人次,主动收集并解决矛盾纠纷和群众诉求2422件(条),成功化解2249件(条),解决率高达92%以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关切。
不仅如此,这套高效的网格体系更成为激活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湖东民宿的王老板近来心情格外舒畅。“现在生意好做多了。”他笑着说,“以前这边民宿少,势单力薄,游客入住率低。自从政府把我们划入‘民宿专属网格’,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原来,陆浑镇为了发展环湖文旅业态,打破了传统的行政村界限,根据产业功能“量身定制”了7个特色商业专属网格。王老板的民宿被纳入其中,不仅获得了统一的宣传推广,还能与网格内的其他商户共享游客资源。这一变革,让他家的民宿入住率提升了整整三成。
王老板的经历,得益于嵩县推行的科学网格划分。嵩县将全域整合为126个城市社区网格和2586个农村网格,并在工业园区、学校、商圈等区域设立专属网格909个,实现了“多网合一”。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特色产业,他们打破行政区划,设置“专属网格”,让资源精准集聚,服务直抵需求,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来我们大多是上面派啥活儿就干啥,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群众埋怨,自己心里也憋屈。”田湖镇一名专职网格员感慨道,“现在好了,只要拿起手机,通过‘嵩口气儿’App把问题上报到治理中心,就会有专业的部门来接棒处理问题。”
这套流程的效率,在北店街社区向阳公寓的停摆电梯事件中得到验证。面对老年人出行难题,网格员走访发现后,立即通过“嵩口气儿”App上报。治理中心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协调住建、市场监管、乡镇、开发商等多方现场会商,以往可能扯皮数周的“老大难”问题,在短时间内便得以解决,电梯恢复了正常运行。
从追讨历史欠款,到化解电梯困境,再到日常的修水管、装电表……这一桩桩民生小事的背后,映射的是“一网八员”服务体系的强大支撑。这支融合了村组干部、社区民警及各行业专业人员的队伍,终日活跃于网格一线,成了“时刻在线的万能管家”。
“过去不知道找谁,现在只要找网格员就行。”群众的口碑,道出了基层治理的核心。嵩县用“小网格”编织的这张“民生服务网”,正以其精准、高效与温情,成为连接党心民意的“桥梁”,为新时代的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