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毛云生 通讯员 孔蕾 李诗胜
“残疾人证如何办理”“公司注册需要哪些材料”……在信阳市羊山新区,这些过去需要专门跑政务服务大厅咨询的问题,如今在社区微信群里就能得到及时解答。随着居民在微信群输入“@暖羊阳”,相关问题很快便收到了精准详细的回答。 这正是羊山新区推出的智能平台“暖羊阳”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这个24小时在线的智能助手,正悄然改变着羊山新区政务服务的传统模式。
智能升级 从“微服务”到“暖服务”
近年来,羊山新区持续聚焦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现实需求,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开拓创新、强化技术支撑。经过多次与百度公司沟通协作,逐步完成“微服务”平台与百度“文心一言”大语言模型对接,推动平台智能问答功能再升级。“暖羊阳”能够主动识别群内社区居民发布的微信聊天内容,分析群众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根据咨询类别从知识库中寻找答案。
羊山新区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暖羊阳”相当于一个永不掉线的政务顾问,通过专职网格员和智能平台的融合联动,多维度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有问题直接@暖羊阳咨询,即可获取精准的政务服务知识和答案,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该负责人表示。
全域覆盖 服务40万居民的智慧网络
晚上九时,政和花园小区业主微信群里依然热闹。居民王女士在群里询问:“如何办理房屋退税?”不到一分钟,“暖羊阳”就给出了详细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和注意事项。“以前办个事得先打电话咨询,甚至要跑到大厅,现在群里随时问,马上就有回应,太方便了!”王女士感慨。目前,“暖羊阳”宣传已覆盖辖区社区(小区)微信群866个,服务居民14.9万户,覆盖辖区群众40万人,覆盖辖区90%以上工商登记企业。另外,政策法规可以一键下发到所有居民群和企业群,有效改善了电话、短信、传单等传统宣传渠道覆盖面不广、便捷度不够、时效性不强等问题。
知识库支撑 2000条政务信息的“最全大脑”
“暖羊阳”何以能如此精准地回答各类问题?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知识库系统。羊山新区建立了便民服务知识库,内置了2000余条政务信息,涵盖行政审批、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司法服务等与群众生活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同时,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通过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深度整合涉及多个关键领域的政务资源,并以此为基础,专项训练具有本地化服务能力的政务大模型。该模型以智能助手“暖羊阳”为载体,嵌入基层社群服务平台,群众可直接在群内@提问,享受政策解读、办事指引等“一站式”专业应答,显著提升了咨询解答的即时性与满意度。据统计,截至目前,本地知识库政务信息已达12234条。其中,向14个相关部门核实更新493条,通过“12345”知识库新增政务数据11741条。
角色转变 从“办事窗口”到“生活伙伴”
值得关注的是,“暖羊阳”在精准服务企业群众政务需求的同时,其知识库与服务边界进一步延伸,已能够回应天气、交通、教育等日常生活咨询,成为居民身边随时可用的“掌上百科”。这一转变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办事窗口”向“生活伙伴”的角色转变,进一步增强民众获得感与幸福感,构建起更具温度与广度的智慧服务新生态。辖区企业负责人张先生表示:“有时候在非工作时间想了解一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最新政策,‘暖羊阳’都能及时回应,它就像一位全天候的政务顾问。”
截至目前,“暖羊阳”已累计响应咨询超过5200次,群内互动信息总量已达226万余条。这些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次群众需求的被看见、被回应,是政务服务效率和满意度的实质性提升。羊山新区正以数字化转型推动政务服务深度变革,让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