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耀 付瑞清 吉娜
“平顶山不仅对中国很重要,也正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在这里创造的东西。我们将塑造一个更可持续、更先进的尼龙未来。”屹立集团首席运营官、集团总经理塔尔·奥伦在11月24日第二届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大会上作主旨演讲时说。
据平顶山市副市长段志广介绍,两年间,在行业同仁的携手奋进下,平顶山尼龙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他们打通了世界最完整的煤基尼龙化工产业链,实现尼龙66工业丝、帘子布产能全球第一,尼龙66盐产能亚洲第一的突破;成功突破己二腈、芳纶等关键技术,推动200多个产业链项目落地生根,向着“中国首位、世界领先”的目标稳步迈进。
立柱架梁 打造高质量尼龙产业“强集群”
强化规划引领。该市把高新区片区和叶县昆北新城定位为承担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功能的产城融合组团,完善科研、医疗、教育、文化、金融等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做实项目支撑。大力开展重点产业对接暨招商推介活动,今年实施尼龙新材料产业及相关项目74个,总投资537.22亿元,其中计划建成30个项目,续建12个项目,新开工32个项目。
抓好龙头带动。该市落实重点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全力支持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实施“东引西进出海”战略,着力建设世界一流功能材料领军企业。
前不久,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完成了战略重组,资产规模达到5500亿元,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破局开新 构筑科技自主创新“主引擎”
建强平台载体。该市深度融入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布局,尼龙城中试基地、省能源及尼龙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建成投运;全国首家尼龙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建成并制定了全国首个“概念验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北大中试基地将于年底前建成,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
突出主体培育。该市健全完善“创新龙头企业—瞪羚企业—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尼龙城新增了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116家。
强化技术攻关。该市抓好省产业联合研发基金项目实施,累计支持重大科技项目37个。聚焦煤焦油清洁高效利用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实现了高端膜用工程塑料、对位芳纶、原液着色等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特别是今年6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研发的国内首套产能10万吨/年艾斯安装置正式投产,标志着国内尼龙66关键原材料长期被‘卡脖子’的局面得到重大突破,实现了己二腈的完全替代,新产品反应条件更温和,不仅投资成本低,而且安全性更高。”段志广说。
优化创新生态。该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实施“平顶山英才计划”“双百千万”工程,建设人才公园、人才公寓、青年人才驿站,发行推广“科技贷”“人才贷”。董绍明院士、杨德仁院士等行业顶尖人才(团队)相继加盟,人才“强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降本增效 塑造要素保障与发展环境“双高地”
进一步降低要素成本。用电方面,该市统筹全市风光资源,整合1000MW风电和600MW光伏,支持龙头企业增量配网和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增量用电,年内可供应绿电5亿至6亿度,明年可供应绿电20亿度,尼龙城工业用电每度可降低0.1元以上。用水方面,抓住国家水网先导区建设机遇,统筹调配水资源,扩大水库原水直供范围,有效降低工业用水成本。用气方面,充分发挥盐穴储气库、煤层气和焦炉煤气开发利用优势,引进优质低价气源,有效降低用气成本。
加大助企服务力度。该市设立服务项目落地、绿色低碳发展、安全生产等专班,常态化开展产销、产融、产学研、人才用工、产业招商、资产优化等“六项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在全面承接国家和省36项“高效办成一件事”基础上,增加了4个特色事项和惠企、人才服务两类事项,将平均办理时长缩短了43.6%。
强化金融支持。该市设立尼龙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平顶山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两只百亿级基金,为中国尼龙城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该市梳理首批“免申即享”“直达快享”政策53项,通过“免申即享”方式减免企业税费等12.8亿元,通过“直达快享”方式拨付惠企资金1.3亿元。设立6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动科技创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兑现5106万元。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该市建立园区安全联盟共享共治机制,成立应急环保专家委员会,组建应急环保志愿者服务队,搭建智慧化监控体系,实施智慧尼龙城二期、危化品停车场、化工安全技能实训基地等项目,实现安全智能化、规范化管理。
立体畅联 构建枢纽链接与开放发展“新格局”
打通水运循环。平顶山港于11月5日正式开港运营,这是豫西南唯一的水路枢纽,货船沿沙颍河依次经漯河港、周口港,沿淮河而下,既可进入京杭大运河,到达连云港、济宁港等北线入海,也可进入长江航道,进而抵达南京、上海等地,实现“通江达海”。据悉,目前大宗货物通过水运吨公里运价仅0.08元左右,是铁路的1/3、公路的1/5。
完善陆运体系。该市加快平漯周、焦洛平高铁和焦平、叶鲁、永灵高速公路建设,推动“X”形高铁主骨架快速成形,“两环九放射”快速路网逐步完善。积极推进尼龙城铁路专用线二期建设,联动平顶山东站、平顶山港等枢纽设施,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无缝衔接。
畅通园区路网。该市围绕中国尼龙城道路网络内外互通,加快推进尼龙新材料开发区、高新区、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一核两翼”路网高效贯通,进一步拉大中国尼龙城的城区框架,扩展项目入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