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永红 通讯员 徐嘉伟 魏杰
一直以来,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遂平分局高度重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涉企行政检查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开展。
强化组织领导 高位推动部署
该分局党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成立规范涉企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形成“分局统筹、大队落实”的全员参与工作机制,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及时印发《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明确整治重点,包括执法不合法、不科学、不严格、不规范、不作为、乱作为、不文明、不廉洁等问题,通过动真碰硬、坚决纠治,确保涉企行政检查依法合规。
规范检查流程 提升执法效能
科学制定检查计划。该分局合理制定年度生态环境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强化计划协同,优化检查次数,明确检查方式,严控入企检查人员数量,落实“综合查一次”要求。明确本级每年度对一家企业的检查次数不能超过2次,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
实施检查审批制度。该分局严格入企检查审批程序,实施入企执法检查,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制定检查方案并报行政执法主体负责人审批。严格遵守入企扫码制度,现场检查时出示执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严格入企检查实施程序,实施现场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开展现场检查;推行简单事项“一表通查”和排污许可“一证式”检查,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现场检查全程使用移动执法系统,充分利用执法记录仪,实现执法行为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政府网站统一公布执法主体、执法人员、执法事项、执法依据、行政处罚决定等信息公开内容,落实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各项要求,确保信息全面、准确、清晰,接受公众监督。
优化执法方式,强化科技赋能。该分局大力推行非现场、无感式执法。加强数智化平台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感知、在线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手段,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进行非现场检查,精准筛选问题线索,精准确定对象范围,减少入企执法检查频次,提高检查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实现由“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健全非现场监管体系,实现对排污单位远程监控和实时预警,实现营商环境优化与监管效能提升双赢。
加强宣传引导 强化制度保障
强化思想教育,纠正认知偏差。该分局开展专题培训与价值观重塑,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政策法规解读等方式,帮助执法人员深刻认识规范检查对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服务型监管模式”和“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同时,批判“执法=创收”“检查=权威”等错误观念,组织企业家代表进机关讲述“随意检查之痛”,增强执法人员同理心。
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该分局将涉企检查相关法规文件纳入执法人员日常学习计划,定期组织闭卷考试或案例研讨,确保政策入脑入心。
完善制度保障,明确权责边界。该分局细化执法标准与负面清单。制定《涉企行政检查操作手册》,明确检查事项清单、程序规范及禁止性行为(如“逐利检查”“随意检查”等),并通过“扫码入企”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检查全程留痕。推行“亮证扫码”检查,有效约束执法随意性。
建立容错纠错与激励机制。该分局对因严格执行规范检查而面临问责的执法人员,通过“尽职免责”制度保障其合法权益。同时,将企业满意度与绩效挂钩,激励执法人员主动转变执法方式。
加强监督考核 确保工作落实
突出工作重点,落实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各项措施。该分局完善行政检查计划、清单,规范入企检查程序,减少检查频次,优化行政检查方式方法,全面落实柔性执法,畅通涉企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依法处理投诉举报事项。
建立问题台账。该分局综合运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访举报平台等智慧化手段,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切实找准找实群众关注的痛点、堵点。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建立动态台账,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强化督导检查。该分局积极创新行政检查管理模式,一方面依托“河南省生态环境执法决策平台”开展线上跟踪,另一方面通过实地走访强化线下核验,以“线上监测+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检查工作落地见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交办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存在敷衍应付现象的单位,实施专项稽查,倒逼各单位真整治、真整改、真规范。
加强监督问责,强化内部督查与曝光警示。该分局对执法不规范、不严谨、不负责任的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河南省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严肃问责。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以来,该分局通过调取执法平台企业检查记录、入企检查时间、入企检查频次等相关数据,发现执法检查记录不规范问题2个、执法频次不合理问题1个、打卡式执法问题2个,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通报批评。
该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分局涉企行政执法工作在规范执法、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方面虽然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需持续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执法效能。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执法为民、服务发展”理念,让规范涉企执法成为常态,把“整治成果”巩固好,切实以执法规范化水平的提升,为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辖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