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自然资源局 深耕坡域资源 催生可持续发展新样本

2025-03-25 10:00:4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清风岭就是个大土坡。这里原来是我们村的‘南柿园’,清风岭坡下种满了柿树,柿子果大味甜,每到收获时节,村民都来这里采摘,后来因为水土流失,柿树大都不存在了,只剩下一棵百年老柿树。今年我们在温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专门引进一批水果柿苗进行栽植,圆了村里老人的柿园梦。我们准备把这里取名为‘清风柿园’作为纪念。”日前,在温县张羌街道杨沟村南的柿树种植园里,该村党支部书记高忠义一边组织大家劳动,一边介绍重建柿园的初衷。

  柿树虽小,民心为大。乡村绿化,美化的是环境,回应的是乡村群众尘封已久的乡愁记忆。为实现“地尽其利”,让群众共建共享生态红利,温县自然资源局积极应对林业发展中的新形势、新变化,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乡村林业发展新思路,千方百计向荒地要空间,向荒地要效益,积极组织开展全县荒片、荒宅、荒院、荒沟排查摸底,因地制宜把“四荒”改造成“四园(花园、菜园、果园、游园)”。同时,县林业部门把实施荒地绿化,打造“摇钱树”工程摆上重要工作日程,用足用好上级政策资源,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群众“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管、大家美、共同富”,全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近年来,全县先后有25个清风岭沿线乡村,通过引进乡土优良树种,创新性地利用各类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以花草为媒、以蔬菜为介,为城镇微空间添上新景,并在村庄荒坡荒地种植柿树、桃树、石榴树等20余万株。一块块曾经无人问津的“边角料”转化成全龄友好的“睦邻花园”、生机盎然的“爱心菜园”。越来越多的“小而精、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花园涌现,群众在“家门口”也能感受“诗与远方”。

  “在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前,这里原来是我们村倾倒垃圾的地方,污染相当严重,走在南边路上就可以远远看到清风岭到处散落的垃圾,走近就闻到难闻的味道。现在我们已经对所有荒坡进行整理,并种上了柿树和花卉,目前正在进行喷灌浇水。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完善园区环境和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将这里打造成居民休闲、游客观光游览的生态园,并将落实树木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巩固苗木种植效果,保证柿园长远发展。”高忠义对柿园发展信心满满。

  掬一束春光,种一隅美好。温县昔日的乡村小道已变成一幅农、林、花、果、游相融合的田园画卷,不仅增添了更多的春意,也将在未来结出鼓起村民“钱袋子”的致富果,让“绿水青山”真正变为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一幅绿意盎然的生态画卷正在徐徐铺展。(李拥军)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