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营销时代,媒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创新的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获取信息、交流互动和娱乐消遣的方式。在新媒体浪潮中, 各家银行积极布局,依托新媒体“点到点、上下互通”的新型传播方式,进行宣传、公关、营销等活动,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搭建了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多赢。
“短视频+直播”组合背后,是新媒体兴起对传统金融运营模式带来的新挑战。当前,农村金融机构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普惠金融等新时代使命,但农村金融机构数字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国有大型银行和商业银行,新媒体宣传营销缺位,迟滞业务发展。如何做好数字化营销,抢占新媒体营销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增长地图,对于当下的农村金融机构来说是当务之急。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品牌营销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宣传营销,如向各大国家级综合性媒体、行业媒体、省联社内刊、微信公众号及地方媒体投稿,认知上的缺乏,必然导致行动的迟缓。同时,由于担心推送内容不当引发负面舆情,从而“自缚手脚”,进而阻碍新媒体传播的发展。二是缺乏新媒体营销专业团队。农村金融机构的新媒体传播工作多由办公室条线的员工兼任,受工作强度限制,他们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创作优质内容,加之未经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相关素养,新媒体创意和推送内容整体质量较差。更缺乏关注网络热点,洞察用户偏好,把产品和服务同新媒体深度融合,将创作与热点有机融合,打造用户愿意看、看得懂的趣味内容的能力。三是考核制度不健全。针对新媒体传播方式,未能建立起完整的考核和激励制度,不能充分调动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银行与新媒体客群的联动营销已成为金融机构拓展客户群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重要策略。农村金融机构要深入了解不同主播客群的特征和需求,设计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营销策略,创新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抢占新媒体宣传营销新赛道。
一是唱响新媒体宣传营销主旋律。新媒体宣传营销要明确“三大定位”:即正能量宣传,把牢视频宣传“方向盘”;把握主旋律节奏,唱响农村金融担当“好声音”;拥抱大流量,增强全民参与“影响力”。以客户为中心,打造专有辨识度的IP形象,把产品和服务同互联网新媒体深度融合,用丰富多彩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讲好金融故事,办好金融实事。
二是加大新媒体宣传营销软硬件建设。硬件方面,要建设专业演播厅,支持行内外直播和短视频的多场景拍摄;软件方面,要设立金融主播、新媒体运营、编导策划等新媒体运营岗,组建小规模团队。加大对新媒体传播工作人员的培养力度,鼓励基层员工考取互联网营销师、网络主播专业技能证等证书,加快转变营销团队的工作思维,提升线上营销能力。规范视频设计制作、线上直播策划、抖音运维推广的流程,制定考核激励实施方案及标准化用户问题处理机制。加大与专业媒体及第三方公司的合作力度,强化策划、拍摄、剪辑等重要视频创作环节的培训。
三是加大新媒体矩阵建设力度。借鉴国有商业银行新媒体宣传经验,农村金融机构可结合不同新媒体平台类型及定位进行统筹布局,搭建科学完善、定位互补的新媒体营销矩阵,促进营销信息触达不同圈层用户。加强与网红主播的合作,通过多元化的联动方式、社交媒体营销和数据驱动的精准推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客户黏性。利用主播影响力吸引年轻客户群体,提升品牌曝光度,实现双方的共赢。(罗尔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