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太好了,终于解决了我们多年的烦心事,真是太谢谢了。”近日,当博爱县鄈城小区、老南桥小区的居民得知自己的房屋已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将要拿到不动产登记证书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原来,鄈城小区、老南桥小区由于开发时间久远,关键的上级划转文件缺失,土地权利人认定缺乏依据,不动产登记工作曾长期陷入僵局,居民办理不动产登记的诉求迟迟无法实现。面对这一历史遗留“硬骨头”,博爱县自然资源局高度重视,将该问题纳入博爱县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登记难”化解台账,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工作专班先后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围绕土地权属认定、政策适用等核心问题反复推敲。经多方协调,工作专班出具专业认定意见,科学制定土地分割方案,彻底打通不动产登记的堵点,圆了小区居民多年的“办证梦”。在多部门努力下,博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提前完成老南桥小区8幢324套、鄈城小区13幢420套房屋首次登记手续,真正解决群众难题。
今年以来,博爱县始终把整治不动产“登记难”问题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持续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难”集中整治。一是高位推动“破瓶颈”。构建“党委主导、政府主抓、自然资源牵头”的工作格局。组建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职责和工作要求。二是分类化解“历史账”。该局联合多部门靶向发力,聚焦群众“心头病”和企业发展“绊脚石”,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博爱县自然资源局整治不动产“登记难”工作方案》,坚持“一事一议”精准把脉。三是突出服务“暖心感”。博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整合窗口资源,全面优化服务体验,坚持开展“网上受理”“预约办理”“上门服务”“企业专场”“限时办结”“节假日不打烊”等创新举措,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便民利民水平,多渠道服务企业和群众。让“小窗口”彰显服务“大民生”的真情怀。
今年以来,该局累计化解11个小区共3868套房屋的历史遗留问题,让“红本本”成为“定心丸”,托起群众的幸福生活。(魏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