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卢闯 刘旭
“服务人员耐心细致且责任心强,能够及时高效处理突发问题。”9月10日,漯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市长热线)接到了一通特殊的来电,原来是一名患者家属特意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表达对漯河医专二附院(漯河市骨科医院、漯河市立医院)中医骨伤科(创伤骨科一病区)全体医务人员的感谢与赞扬。
患者因双侧股骨头坏死疼痛难忍,于近期在漯河医专二附院中医骨伤科(创伤骨科一病区)住院治疗。患者住院期间,科室医生甄相周、杨冬松、石如玉,以及护士长王琼、护士王珏瑾等医务人员以精湛的医术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患者和家人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患者住院期间,医护团队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的优势。
在术前检查阶段,杨冬松多次与其主动沟通,并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调整检查项目,确保手术前各项指标都符合安全标准。在进行术前超声检查时,负责检查的医生庄艳芳不仅操作细致精准,每一步操作前都会轻声告知患者“接下来会有点轻微的压迫感,别紧张”,让其在放松的状态下顺利完成检查。患者股骨头坏死较重,来院时疼痛难忍。术前,甄相周查看情况后,给予患者揿针及耳穴等对症治疗,在没有用药的情况下,运用中医治疗项目缓解疼痛,调理患者的睡眠状况。王琼及王珏瑾耐心向家属讲解手术流程、风险防控措施及术后康复要点,用通俗的语言缓解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的焦虑。
手术当天,主刀医生、科室主任甄相周和副主任杨冬松带领团队提前制定了详尽的手术方案。当他们说“手术很顺利”时,患者家属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术后复查时,患者因存在贫血和骨质疏松等情况,再次陷入焦虑。此时,甄相周、杨冬松和石如玉主动找到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点点讲解检查指标,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
他们没有简单地开具药方,而是结合患者的饮食、作息习惯,给出了“中医药物治疗+营养调理+适度康复锻炼”的综合建议,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术后康复是长期过程,有问题随时来咨询,不用怕麻烦”。医生的细致与负责,护士的关心与护理,不仅让患者及其家属清楚地了解了病情,还让他们对康复充满了信心。
如今,患者已经能够借助辅助工具缓慢行走,并且伤口愈合良好,精神状态日益好转,已顺利出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该院医护团队冷静判断、准确决策,配合默契、执行到位,体现了高水平的医疗质量和护理标准。
一通表扬电话,承载着患者及其家属的感激之情,并化为一份温暖的激励,鼓舞着医务人员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