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扫码知耕情 让每块地都有“数字档案”

2025-09-23 10:22:10   来源:河南经济报

  日前,随着最后一个村耕地二维码标识牌的张贴,温县11个乡(镇、街道)262个行政村所有耕地都拥有了专属的“电子身份证”,温县“耕地保护一码通”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域覆盖,正式全面运行。

  “一码赋能” 地块信息尽在“掌”握

  如今,在温县的田间地头,每一个村的耕地都拥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标识牌。群众只需用手机扫一扫,这块地的“身份档案”便瞬间激活:本村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位置、面积、坐落和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自家耕地等信息一目了然,实现了“一扫即查、一码通览”,为精准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一码共治” 构建全民参与的“防护网”

  “耕地保护一码通”智慧监管平台不仅是政府的管理工具,更是社会共治的桥梁。它创新性地开通了公众监督端口,鼓励广大村民成为“耕地守护眼”。发现任何可能破坏耕地的行为,群众均可通过扫码一键定位举报、上传现场照片,使耕地保护监督变得触手可及。这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将保护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

  “一码监管” 智能预警让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耕地保护一码通”智慧监管平台对举报信息内容进行统计、汇总,生成预警信息并实时推送至相关执法、监管人员的移动终端,执法人员可查看每条举报线索的详细信息并精准定位至地块进行核查,做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改善耕地违法问题发现难、处置难、成本高等问题,极大提升了执法反应的速度和精准度。

  目前,温县正借助“耕地保护一码通”智慧监管平台,将古老的农耕文明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卫芳婷 崔志强)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