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杨磊
正月初五的豫东大地还裹着料峭春寒,虞城农信联社小侯分社的营业大厅却暖意融融。玻璃窗上红彤彤的剪纸映着晨光,业务主管正俯身指导客户填单,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宁静——只见五十多岁的裴大哥攥着存单冲进门,额角沁着细汗:“快帮我预约取个钱!”
原来,裴大哥三年前将打工攒下的25万元存了定期,再过十天就能收获沉甸甸的利息。可眼下儿子订婚在即,亲家提出的彩礼钱让这个庄稼汉急得团团转。“这要是提前支取,大几千的利息可就打水漂了……”裴大哥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存单,眼里泛着心疼。
“哥,钱能救急,但咱不能让您亏着!”该分社业务主管王亚萍微笑着说道。她指着门旁“金燕”系列贷款的海报细细讲解:“您和嫂子带着证件来,我们为您办理贷款,等存单到期再归还借款,利息差咱农信社给您兜着!”裴大哥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连声感慨:“这法子比春雨还及时!”
王亚萍立即向网点负责人田启盛讲述裴大哥的困难,为了向裴大哥提供帮助,田启盛和客户经理范姗姗立即为裴大哥办理业务,信息采集、入户调查、上报审批,两个小时的时间就为裴大哥办理好了贷款,张大哥带着支取的现金和满心的喜悦回家了。
翌日,霜花还未从屋檐褪去,裴大哥特意定制了锦旗,红缎上印制着金字“客户至上品质服务”的锦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裴大哥说:“多亏咱们农信社,既保住了孩子的体面,又守住了庄稼人的血汗钱!”
在虞城,这样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农信人用脚步丈量阡陌,用智慧守护民生。农信社“金燕”系列贷款如春燕衔泥,让资金周转不再折损百姓收益;移动柜台开进田间地头,把金融服务送到家门口;信贷员既是金融顾问,又是帮老乡算收成的“管家”。正如那面高悬在荣誉墙上的锦旗所书——这里没有冰冷的数字,只有带着乡土温度的贴心服务;这里不单是存取钱的地方,更是万千农户风雨同舟的“家”。
虞城农信联社,始终以赤子之心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万家灯火。当春风再次染绿麦苗时,老乡们依然会笃定地说:“存钱借钱哪家强?虞城农信最在行!”因为在这里,每一份嘱托都被郑重捧在手心,每一次期盼都会绽放成幸福的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