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生态环境局登封分局 刘洪涛
开栏的话: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生态环境部部署,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完成“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决战决胜“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誓师大会就高规格常态化开展监督帮扶作出部署,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即日起,本报开设“我的帮扶故事”专栏,讲述帮扶人员奋勇争先故事,分享工作经验,展现环保铁军风貌,凝聚攻坚合力,营造决战决胜“十四五”良好氛围。今日推出郑州市生态环境局登封分局工作人员刘洪涛的帮扶故事《与企业共绘蓝天碧水新画卷》。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办公室,站在窗前放眼望去,不远处那座熟悉的工厂里,烟囱正徐徐升腾起白烟,瞬间在空中消散,与蓝天白云融于一体。这一幕让我想起一年多来,我和同事、企业并肩走过的绿色转型之路。
2024年初,河南省生态环境厅下达重点行业绩效分级任务,这对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辖区内的一些厂矿企业设备陈旧、污染物排放不稳定,一度影响企业正常运行,部分企业老板一见我们就唉声叹气:“环保投入太大,我们怕扛不住了。”
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环保部门的真情帮扶。那段时间,我带着专家及相关业务科室三进厂区,对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逐项“体检”,并邀请行业专家为企业量身定制解决方案。为打消企业的顾虑,我牵头组织22家申报企业召开座谈会,邀请省级专家解读政策,邀请获评A级企业分享经验。为了加快推进进度,我们制定了“一企一策”创A晋B实施方案,助推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升级治理设施,给企业吃了定心丸。
绩效分级评定后,企业重污染天气限产被豁免,企业订单反而增加了。半年后,企业负责人兴奋地打来电话:“我们脱硫脱硝收集治理效率由60%提升到85%,粉尘收集率达到95%以上。”一年的时间,登封市共完成绩效分级企业培育上报22家,确定评级通过审核9家。
某铝业公司煤气发生炉改造投入资金大,该公司总经理握着申报表发愁:“改造要1000多万元,自筹资金差一半。”
为了支持企业发展,我们连夜梳理政策,发现该企业煤气发生炉改造项目符合“清洁能源替代”要求。我们立即协调第三方机构编制技术方案,通过努力,最终为企业争取到中央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资金补助,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截至2024年底,登封市共有10家企业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那些挑灯夜战修改申报材料的日子,暴雨天蹲在车间查管道的场景,与企业争得面红耳赤的技术论证会,今日都化作实实在在的成效。
绿色标杆树起来了!3家A级企业成为行业参观样板,6家B级企业带动供应链整体升级。治污模式活起来了!危废“绿岛”共享中心、产业集群“环保管家”等创新机制遍地开花。发展质量提起来了!获得资金支持的企业产值平均增长12%,投诉量下降40%。
后来,我收到了一家水泥企业负责人发来的短信:“我们研发出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新技术,想申请环保科技奖呢!”
窗外,天空湛蓝如洗,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