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关注。这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感染后最常见症状为发烧、出疹和关节痛。患者常突发高烧至39摄氏度及以上,一两天后躯干、四肢伸侧等部位会出现红色斑丘疹或紫癜,数天后消退可能伴随脱屑。关节痛是典型特点,多累及手腕、踝趾等小关节,也可能影响膝、肩等大关节。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出血、脑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该病原本多见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等热带亚热带地区,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员流动频繁,传播范围逐渐扩大,目前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本地传播,我国南方个别地区也发现病例。
目前,基孔肯雅热尚无特效抗病毒疗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患者需多休息、补充水分营养,发烧或关节痛时可使用退烧止痛药物缓解。
预防的核心是做好防蚊措施:及时清理生活区域积水,花盆等容器需勤换水,让蚊子无处滋生;出门尽量穿长袖衣物、使用驱蚊产品;家里安装纱窗、蚊帐防蚊虫叮咬;尽量避免前往疫情地区,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