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切实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筑牢根基。
《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以党的相关会议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到2027年,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全面落实,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化,课外体育活动竞赛普遍开展,师资队伍和场地设施条件显著改善,学生体质健康指标大幅提升,培育一批示范性学校和新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打造改革试点地区。到2035年,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体系基本形成,在促进学生成长和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为实现目标,《意见》部署了多项主要任务。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基础教育阶段统筹课内外时间,保障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高等教育阶段严格落实体育课程学时要求,推动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多样课程。同时,提高教学质量,一体化推进教学改革,构建衔接有力的课程实施机制,科学设计运动负荷,加强教学指导。
健全训练竞赛与人才培养体系也是重点。广泛开展群体性活动,组建体育兴趣小组,举办各类赛事,健全课余训练制度。完善体育竞赛体系,以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为龙头,构建优质高效的竞赛体系。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体教融合,畅通体育人才成长通道,优化高校体育类学科专业布局。
为保障计划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构建新型体育师资队伍,配齐配强专职体育教师,落实教练员岗位设置。加强培养培训,改革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国培计划”。完善激励机制,改进考核评价办法,确保体育教师待遇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
此外,《意见》还强调强化条件保障。推动场地设施拓展升级,加强社会资源共用共享,探索数字赋能体育,强化体育活动安全保障。同时,培育体育文化,树牢健康第一理念,打造校园体育文化品牌。推进社会协同,建立校家社协同机制,推动形成育人合力。
为确保计划落地,各部门将完善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各校要把实施计划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实施方案。教育部将强化督导评估,各地优化经费支出结构,加强宣传推广,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生体质强健的良好氛围。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记者 王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