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乡镇(街道)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2025-11-11 14:41:28   来源:河南经济报

  ■兰考县兰阳街道财政所 魏霖

  加强乡镇(街道)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做好乡镇(街道)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是规范乡镇(街道)财政支出合理的重要工具,同时能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出财政资金最大的效益。为此,对乡镇(街道)财政内部控制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乡镇(街道)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义

  对乡镇(街道)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使其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促进基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一是通过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可以强化内部管控,提高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减少部门决策失误,推进乡镇(街道)事业发展;二是个别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资金使用不够规范,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因此,加强乡镇(街道)财政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能不断提升内部员工职业素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二、乡镇(街道)财政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内部控制风险防范不足。乡镇(街道)作为最基层的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着国家赋予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开展公共性事业经营工作,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受到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影响正常运作。而有些乡镇(街道)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机制,无法及时做出风险预警、定位、分析和防范,以及对各种风险缺乏防冲击的措施。

  三、对策与建议

  第一,建立健全风险防范系统。各乡镇(街道)要建立健全专门的风险防范系统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到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修补。事前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定位、分析,制定科学可行的防范措施,并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确保风险无论出现在什么项目、什么环节都能及时作出反应;事中要对正在发生的风险进行控制,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恶化并及时解决风险;事后要及时修复风险带来的损失,堵塞内部控制的漏洞,确保类似现象不再发生。

  第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细化职责分工。制定一系列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完善工作制度、审批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形成一整套制度链条,将内控机制建设走深走实。同时,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以定人定岗为前提,细化优化职责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形成相互制衡机制,优化内控管理方式。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