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病太方便了,医生直接用我两周前在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做了诊断,没让重复检查,省了200多元,十几分钟就看完病,真是实实在在的便利!”近日,鹤壁市民张先生因急性胃痛就诊,接诊医生通过医院互认系统,快速调取并认可了他在其他医疗机构的合规检查结果,结合当前病情迅速制定治疗方案。得到及时治疗的张先生连连点赞,直言这项制度既减少了不必要支出,又节约了就医时间。
据悉,2023年6月,鹤壁市依托“河南省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平台”,正式启动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工作。目前已有18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实现互认,互认清单共有230项,其中,检验项目120项,涵盖生化、免疫等常规检测;检查项目110项,包括头颈CT、胸腹部DR等影像诊断。通过省级共享互认平台,这些检查检验数据可以在全省医疗系统内实现互认。按照互认原则,全省同级医疗机构、医联体成员单位、有对口支援关系的医疗机构之间均须互相认可相关检查检验结果;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对上级医疗机构出具的检查检验结果,属互认项目的,原则上应予认可。在互认规则方面,医师接诊时,会参考患者近期(检验结果1个月内、检查结果3个月内)在合规医疗机构出具的、规范完整的检查检验结果,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直接在病历中引用并避免重复检查。
为确保互认制度落地见效,鹤壁市卫生健康委构建了实时化和长效化监管机制。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在门诊大厅、住院部、医生诊室等醒目位置,公示全省现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名单,并设立内部咨询与监督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利用线上平台监测数据,动态掌握医疗机构互认情况,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结果数据进行量化比较,通过多维数据分析,不定期通报检查检验结果上传数量少、调阅率低的医疗机构,实现对医疗机构调阅互认情况的智能监管。此外,督促医疗机构规范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与室间质量评价,不断提高检查结果同质化水平。鼓励医疗机构将互认指标评价结果纳入科室负责人考核目标,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总额挂钩,以提升医务人员主动开展共享互认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鹤壁市18家二级及以上医院通过省平台累计互认69.2万次,累计为群众节约医疗费用1302.5万元,人均节省182.37元。“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利益,该项便民举措不仅有效减轻了患者的医疗负担,还让医务人员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让群众看病省时、省钱、更省心。”鹤壁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提升获得感为出发点,从制度设计、质量控制、督导管理等方面发力,推动医检互认工作提质扩面。 (记者 刘学中 通讯员 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