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强
2025年7月至8月,多地报道了人造假鸡蛋流入城乡接合部和小型集市。不法分子利用海藻酸钠、明胶、色素等工业原料制造假鸡蛋,成本低至0.1元/个,宣称能以假乱真。
早餐的煎蛋、孩子的辅食、老人的营养补给……鸡蛋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客”,但暗藏的“人造鸡蛋”正悄悄威胁饮食安全。只有学会辨别、避开陷阱,才能守住家人健康。
人造鸡蛋 藏着你看不见的风险
别以为“假鸡蛋”只是“以次充好”,它的危害远不止于此。
添加剂超标,加重身体负担
为模仿鸡蛋的外观和口感,人造鸡蛋常添加海藻酸钠、工业色素、明矾等成分,长期食用可能刺激肠胃,甚至影响肝脏代谢,儿童、老人等体质较弱人群尤其要警惕。
营养“空壳”,吃了等于白吃
真鸡蛋含优质蛋白、卵磷脂、维生素A/D等天然营养,是补充能量的好选择;而人造鸡蛋主要靠淀粉和添加剂“凑数”,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吃再多也补不上身体所需。
卫生无保障,暗藏食源性风险
多数人造鸡蛋来自小作坊,原料来源不明、生产环境脏乱,可能携带细菌或污染物,误食后容易引发腹泻、呕吐等肠胃问题。
不用工具 一分钟分清真假鸡蛋
记住这3个简单方法,买鸡蛋时随手就能辨明:
1.看+摸:蛋壳藏玄机
真鸡蛋蛋壳有细微气孔,颜色自然(比如土鸡蛋偏浅黄、洋鸡蛋偏白),摸起来略粗糙;人造鸡蛋蛋壳光滑无气孔,颜色呆板均匀,边缘还可能有“毛边”,摸起来很滑腻。
2.晃+戳:蛋黄见真章
轻轻晃动鸡蛋,真鸡蛋的蛋黄有弹性,打开后呈半球状,用筷子轻戳会回弹,蛋清还会分成稀、稠两层;人造鸡蛋晃动时“晃动感”强,打开后蛋黄一戳就破,蛋清混浊不分层,甚至会快速“散成水”。
3.煮后尝:口感不骗人
真鸡蛋煮熟后,蛋黄颜色金黄,而且用手轻轻触碰就会被碾碎,捏碎。吃起来有淡淡的蛋香味,紧实不粘牙,切开没有黏液;人造鸡蛋煮熟后蛋黄也是金黄的,可能发黏、口感像“橡皮”,嚼着没有蛋香味,甚至有淡淡的化学味,而且放到手里捏不碎,放到桌子上居然还可以像乒乓球一样弹起来,吃到嘴里没有任何味道。
守住餐桌 从“选对鸡蛋”开始
买鸡蛋别图便宜,优先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的品牌鸡蛋,记得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检疫合格标志”,避免买散装无标识的鸡蛋;如果怀疑买到了人造鸡蛋,别犹豫,立即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餐桌安全无小事,每一次认真辨别,都是对家人健康的守护。别让“人造鸡蛋”混进厨房,让“真营养、真安全”伴随你的每一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