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热气腾腾的火锅成为众多食客的心头好,围炉而坐,谈笑风生,是生活中最惬意的享受之一。然而,在追求美味与气氛的同时,一些关乎健康的细节常常容易被忽略。
火锅里垫在生肉下面的生菜,究竟能不能吃?
在火锅店常会看到无论是鲜红的牛肉卷还是嫩滑的鸡肉片,盘底总爱垫着一两片生菜,这片生菜的背后藏着店家不少“小巧思”。
首先,红配绿的经典搭配能从视觉上强烈刺激食欲,让肉类看起来更新鲜。其次,蓬松的生菜叶能巧妙垫高食材,让肉片在观感上显得更加饱满,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此外,对于腌制肉类或海鲜这类容易渗出汁水、带有黏性的食材,生菜能有效隔离盘底,既防止粘连,便于夹取,也吸收了血水,保持了菜肴出餐时的整洁品相,同时还能方便后厨清洗餐盘。
火锅里垫在生肉下面的生菜到底能吃吗?综合考量,并不建议食用这些垫菜。一方面,生菜垫在牛肉、鸡肉、海鲜等肉类食材下方,随着肉类的融化,血水会浸染生菜。生肉表面可能携带的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会随着血水渗透到下面的生菜上,如果没有彻底烫熟,生菜会残留细菌,入口后会影响健康,如果要吃一定要完全煮熟。另一方面,很多商家可能会将其回收清洗后循环利用,如发现生菜不新鲜发黄变色,应果断扔掉。
生熟筷子分开,是“矫情”还是“刚需”?
很多人喜欢用同一双筷子去夹碗里的熟肉吃。然而,这么做其实很危险。
重视“生熟分开”并非小题大做,“生”的食物可能含有较多的致病菌(如诺如病毒、沙门氏菌等)和寄生虫(如姜片吸虫、绦虫等),若与熟食接触,这些病原体极易污染熟食。此时熟食表面虽然看似干净,但是附着在生食上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已悄然传播过来。食用被污染的熟食很可能会导致患病。
在吃火锅时,一定要注意生熟食物要分别摆放,夹取生食的工具与食用筷子要分开,以免肉类中的病菌或者寄生卵直接进入消化道,引起胃肠道感染。因此,消费者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另外,涮煮时间应适宜,例如在涮毛肚、海鲜等肉类食物时要注意“涮”足时间,切勿贪鲜而食用未煮熟煮透的食物。
餐前用“开水烫餐具”,真的能有效杀菌吗?
用热水或茶水烫洗碗筷、碟子,是许多人在外就餐的“仪式感”,不过,开水烫餐具真的有用吗?真的可以消毒吗?
答案是,心理安慰大于实际效果。杀菌消毒的效果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温度与时间。要有效杀灭大部分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通常需要在较高温度(如80摄氏度以上)维持足够长的时间(从几十秒到数分钟)。但火锅店提供的热水,通常在70摄氏度~80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不足以瞬间杀死多数细菌。并且烫餐具的过程往往只有几十秒,在温度和时间双重不足的情况下,常规烫碗难以达到理想杀菌效果,更多是祛除浮尘、油污及部分洗洁精残留。
但是,比起烫洗,消费者更应该在拆封前留意以下几点:餐具的塑封膜是否干净、完整;餐具包装上是否有厂家地址、联系电话、保质期等信息;拆封后,餐具表面是否光洁无污渍,有无异味,摸着不黏手。(梁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