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教育局 一体推进“郑”在读 涵养育人“阅”生态

2025-07-26 01:42:44   来源: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记者 王文力 胡一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一直以来,郑州市教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新机制、拓展场域、迭代课程、丰富行动“四个聚焦”为着力点,全力打造“郑”在读品牌,精心涵养高质量育人“阅”生态,为青少年成长注入持久书香动力。

  聚焦机制保障 推动阅读生态长效发展

  郑州市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的阅读推进机制,确保青少年阅读工作根基稳固、行稳致远。

  强化政策引领机制。该局对标国家及河南省要求,制定《郑州市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郑州读书22条),并于2024年4月举行全市读书行动启动仪式,全面部署、深入推进。

  优化品牌培育机制。郑州市教育局以“读经典我思考”为引领,指导中小学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典耀中华”活动吸引18万余名师生参与,首次评选市级“阅读之星”(学生)2464名、“阅读达人”(家长·教师)2034名。大力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班级”,3所学校获评全国“书香校园”。该局机关率先垂范,坚持开展“书香溢机关 阅享新时代”读书分享会。

  完善指导培训机制。该局强化部门协同与师生、亲子共读,在官网开设“名师陪你读书”专栏。推动各区(县)、学校持续优化升级阅读课程体系,形成“一区一案、一校一品”新格局。

  创新展示行动机制。郑州市教育局实施系列化主题阅读展示,将阅读融入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通过演讲、征文、分享会等形式促进“输入输出”结合。打造“郑州教育‘悦’读时光”专题网站,立体展示师生阅读风采。

  聚焦场域融合 织密全域阅读服务网络

  郑州市积极拓展、融合、升级各类阅读空间,让优质阅读资源随处可及、触手可得。

  升级校园阅读硬环境。该局明确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标准,全市中初等学校藏书总量达8147万余册,远超国家标准。创新建设图书阅览室、校园图书亭、班级图书角、走廊图书点,营造浸润式阅读环境。依托集团化办学,探索跨校图书交流与共享机制,扩大优质资源供给。

  深化校内外场馆共建。该局引入社会力量共建校园阅读中心,与新华书店合作共建“尚书房”校园书店。深度联动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科技馆等,强化“无字书”阅读(如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和小学与河南博物院共建传统文化基地,郑州市金水区农科路小学国际校区设郑州少儿图书馆分馆)。

  数字赋能智慧阅读,将图书馆信息化纳入整体规划。2014年建成郑州市教育数字图书馆,接入知网、百度文库等权威文献资源。建设“学在郑州”智慧教育平台,自建资源超3万条,免费开放使用。

  聚焦课程迭代 深化阅读育人核心内涵

  近年来,该局将阅读深度融入课程体系,使其成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核心路径。

  优化课程构建。该局实施“阅读+”工程,与国家课程对接,以阅读撬动全学科学习。“阅读+思政”培育文化自信(诗经文化校园、杜诗课堂等);“科学+阅读”提升思辨创新;“艺术+阅读”陶冶情操。全市形成“聚焦素养,百花齐放”新样态(如金水区开发阅读类课程279门,形成61种指导方案)。联动书店、图书馆、作协等开展“名家领读”“作家进校园”等公益阅读活动。

  强化课程实施将阅读融入日常教学,推进“整本书”阅读指导。以“四常”确保阅读时空:每日晨读午读(常态);每周阅读进课表(常开);每月阅读指导入课后服务(常设);每年图书馆教育、假期读书(常规)。加强教师、专家等阅读指导队伍建设,以阅读能力提升带动整体学习力发展。

  深化阅读实践。该局坚持读思行结合、学思用贯通。组织学生走进河南省科技馆、二七纪念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焦裕禄纪念园等开展“行走阅读”;走进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在“有字书”与“无字书”间融会贯通,提升育人实效。

  聚焦行动创新 激发全民阅读蓬勃活力

  郑州市通过丰富多元的阅读活动,营造人人参与、崇尚阅读的浓厚氛围。

  主题阅读拓广度。该局深化“经典诵读”活动(2009年起形成学校全覆盖、学生全参与、三级选拔、展演长效机制),郑州市二七区选送的春晖小学《木兰诗》获全国经典诵读优秀表演奖;深入开展郑州市汉字大赛、诗词大赛,积极参加省级赛事。2020年,郑州市选送的中学生郑坤健曾获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决赛季军。

  师生共读探深度,亲子共读传温度。该局倡导各校实施“教、学、评”一体化师生共读活动,以多元开放任务驱动深度思考,助力学生成为积极阅读者、深度思考者;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晒书单”“家庭读书故事征集”“亲子读书交流会”等活动,传播亲子阅读理念。

  同时,该局探索建立“学校+图书馆+家庭”阅读新模式,通过学校暂借、馆借、家庭筹集、数字图书馆等方式构建家庭图书馆,带动家庭及社会参与。

  郑州市通过系统性谋划、全域性推进、课程化实施、创新性活动,一体推进“郑”在读,不仅显著提升了青少年的阅读素养与综合能力,更在全市范围内涵养出深厚馥郁、生机勃勃的育人“阅”生态,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

编辑:张茜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