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洛阳 > 正文
嵩县:打造“中原药谷” 叫响“豫药”品牌
时间: 2023年10月21日20:52         

  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荣君 通讯员 王博 陈笑航

  “豫地无闲草,嵩州多仙药。”10月21日,河南嵩县首届柴胡产业发展大会在嵩县陆浑湖畔举行。来自省内外中医药领域的行业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共商嵩县“中原药谷”发展大计,持续叫响“豫药”品牌。当日,还举行“嵩县柴胡产业研究院”揭牌,聘任嵩县柴胡产业研究院高级顾问、产业专家,以及为重点中医药产业项目签约。

  此次大会由嵩县县委、县政府主办。来自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中药协会等国家级行业相关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和协会的负责人;来自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中医药大学等省级行业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负责人;以及来自洛阳市和嵩县相关单位负责人,签约代表、行业嘉宾、企业代表和媒体代表,约300人共同出席此次大会。


  大会上,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在致辞中表示,河南是中医药和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之一、中医药大省,“嵩胡”闻名全国。中原药谷·河南嵩县首届柴胡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对促进嵩县中医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大会搭建起政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宣传推荐嵩县特色产品柴胡产业与优势品牌,开展产业嫁接、产销对接和招商引资,全面提升产业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力促科技支撑,品牌赋能。中国中药协会将为嵩县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嵩县主抓中药材产业振兴的负责人在推介时表示,嵩县中药材种植拥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嵩县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国家地理性中药材保护,深耕“林药烟牧菌桑蚕”特色产业,大力整合中药材资源,加强中药产品开发,建设中国皂刺基地,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嵩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次举办“中原药谷”河南嵩县首届柴胡产业发展大会,并开展系列活动,旨在深入挖掘中药材资源,积极开发特色中药产品,进一步打响“中原药谷”品牌,努力把嵩县建设成为中原乃至全国的中药材基地。

  据了解,嵩县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目前全县种植中药材62.5万亩,产值超过60亿元,产量占河南省的1/9,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之一、河南省中药材产业十强县。重点发展丹参、柴胡、皂角刺、连翘、山茱萸、黄精等“六朵金花”,其中柴胡被药界专家誉为“嵩胡”、为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种,丹参、黄精等有效成分均高于国标,全国最大的皂角刺交易集散中心也在嵩县。为适应产业发展,嵩县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流通体系,建成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原药谷”伏牛山中药材交易中心和中药材冷链物流园等,保证药材交易畅通。今年以来,嵩县累计投入2.96亿元支持资金,采取多种措施,如实施《关于建强伏牛山中医药文化产业园打造中原药谷的意见》《关于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意见》等,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嵩县特色“风口”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嵩县县委书记、县长辛俊峰介绍,“生物医药产业既是风口,又是方向,是嵩县的特色优势和产业亮点。”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资源禀赋,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主导富民产业,今年以来嵩县以中医药传统优势为依托,积极抢抓以细胞技术、基因工程为引领的生物医药,以高端民宿为引领和以健康养生为实质的新文旅,以中医康养为重点的大健康等“风口”产业。未来,嵩县将加快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的“四梁八柱”,全力打造“中原药谷”,为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和“豫药”品牌建设做出嵩县贡献,努力实现中药材产业百亿级目标,助推乡村振兴。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