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平顶山 > 正文
叶县:文旅振兴路上“智”“商”高位在线
时间: 2023年10月30日15:09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仙台镇将高标准农田与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着力开发田园观光、亲子研学、休闲游乐、文化体验、夜间旅游、乡村度假等六大核心旅游产品,打造占地面积近8平方公里的叶县农业生态公园,充分展示“农业+”模式在科技引领、城乡融合、推动振兴等方面所做的创新探索与取得的成效,形成了农文旅竞相繁荣的新局面,这种“智生”出来的文旅产业,将创造性发挥到极致,下活了“平凡乡村”变“特色景区”大棋,志存高远,格局超前。

  保安镇发挥紧邻燕山水库优势,种植果树1500余亩,栽种绿化树木3万余株,配套亲子观光、湖景民宿、水上餐厅、采摘园、野外拓展营地、生态湿地、观赏花卉的种植、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儿童游乐中心、科普教育场馆、酒吧广场等设施,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利用山水禀赋,采用“公司+政府+村集体”模式,开发建设马头山乐园玻璃观景平台、玻璃滑漂、七彩飞蝶、丛林穿越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游玩,带动当地餐饮、民宿等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激活一池“金水”,脑洞大开,让人眼前一亮。

  …………

  此类把山、水、林、田妙思调和,力求在优化空间布局上做“靓”、在提升文化品位上做“特”、在旅游项目建设上做“精”,因势利导的文旅产业发展智慧,为游客提供了名山大川、文博堂寺之外的更亲近自然生活的多种游历选择,让“小地方”被看见,让农民在美景如画的家乡喜迎八方客,坐收文旅“福利”。

  10月24日、25日,记者随行平顶山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文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集中采风活动组,到叶县仙台镇高标准农田核心示范区、保安镇豫晨滨湖田园生态旅游区、杨令庄村实地感受叶县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令人“开眼”的田园文旅

  “在麦田小镇示范片区谋划中,我们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把田园和家园一起打造,探索如何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叶县仙台镇镇长李帆说。

  据李帆介绍,主要以创意化的农田景观,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多元化的旅游业态、体验化的乡村民俗等为核心,开发农田观光、大田摄影、蔬果采摘、农耕研学、非遗体验等系列文旅产品,逐步完善文旅服务配套设施,优化提升农村生活空间,推进产业融合整合,构筑集观光休闲、餐饮、购物、研学为一体的和美乡村。

  在叶县仙台镇大李庄村、西马庄村,记者看到在娴静水塘边,乡村美景如画,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热火朝天地平整菜园儿,村子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归置得整洁美观的菜园儿,里面绿油油的白菜、芫荽、葱、菠菜等各种菜品茂盛生长,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各种手边儿的无公害鲜美蔬菜!

  “这个村我们已经整理出的小菜园有100多处,多出来的菜园奖励给积极参加村集体劳动的村民,这是一种荣誉!”随行的相关负责人说。

  据村书记介绍,大李庄村原来的废旧坑塘曾经臭气熏天,经过大家共同治理,现在的坑塘变成了村里的“宝地”,美丽的景色吸引前来观看农田风景的游客竞相留影,带着孩子们在水里划船游玩。

  “我镇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沿线村为中心,着力打造西马庄、大李庄(两个市级)、吴哲庄、西董庄(两个县级)四个和美乡村示范村,以示范村为点,农业生态景区为轴,制订规划我镇和美乡村创建方案,推动‘一处美’向‘一片美’再到‘整体美’转变,全方位擦亮乡村振兴和美底色。”李帆说。

  最让记者惊讶的是,在西马庄村,“农业+”沉浸式农业培训教育基地,可以通过全息成像、实物展示、动画讲解、视频演示等形式了解叶县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

  在这里能看到一颗种子从发芽到成熟的成长历程,能体验裸眼3D农业影片,能看到数百种种子集成的种子墙……农业生产经过高科技展示呈现出的奇妙感受,令人难忘,同行的很多记者表示,应该让孩子们来看一看,长一长见识!

       惬意的水岸文旅

  广袤的果园里,旖旎的杨柳堤,广阔的水岸,碧蓝的水天相接的燕山水库开阔域面,没入水中,长在水面极富诗画意境的柳树,远山上转动的风力发电扇,放眼尽是湖光山色视觉盛宴!

  三五家好友在岸边民宿租一个带泳池,烧烤的小院儿,“亲水”玩上两天,让孩子们在果园儿里疯跑嬉闹,采摘果子,甚是惬意!

  这是记者在叶县豫晨滨湖田园生态旅游区的切身感受,美丽的燕山山水,是这里的核心魅惑。

  豫晨庄园坐落在叶县保安镇。投资3.3亿元,将燕山水库西岸自然景观作为依托,以有机林果、蔬菜等产业为载体,打造集现代农业生产、农业休闲观光、生态健康品牌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

  豫晨滨湖田园生态旅游区涵盖生态果蔬种植、生态养殖、仓储、加工和销售、文化娱乐开发、休闲观光旅游、新型农业科普教育等内容,庄园里不仅种植了葡萄、梨、苹果等诸多水果,也种植了黄瓜、豆角、西红柿等各种各样的时令蔬菜。

  “目前庄园民宿床位100多个,游客最多时,一天曾经接待过6000-7000人,年接待3万余人,年产值2000多万元。庄园采用有机种植模式进行管理,并取得了有机认证,现在在郑州、平顶山开设有专卖店,园里产的东西,可以通过店里和网络直接销售,去年有机食品的销售额达到了近500万元。”豫晨庄园负责人乔豫晨说。

  “在这儿,活也轻松,还不用出远门,赚钱顾家两不误。我们村还有十几个人都在这干活,有说有笑就能把钱赚了!”附近牛安村村民徐小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平时的用工量能达到200多个,吸纳了30多名贫困户就近就业。去年一年,仅支付给周边村民的务工工资就有300多万元。”乔豫晨说。

       妙趣横生的游戏文旅

  玻璃滑漂、七彩飞蝶、丛林穿越、高空自行车……叶县保安镇杨令庄村马头山上,各种游乐项目林立,尤其是沿着整座马头山修建的水滑项目,在黄花寺水库边上格外壮观惹眼。

  记者们沿着荒山上行到山顶,顺着壮观的水滑道,滑冲而下,欢快的叫喊声,伴随着满山的黄菊花香,响满山坳!

  “来马头山的不少游客都喜欢在村里住宿,以民宿为代表的文旅产业也带动了超市、餐饮等多个业态,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节假日高峰期,一天收入就有十几万元。”杨令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杨令庄村是河南省乡村旅游开发试点村、平顶山市十大美丽乡村、楚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试点、市级卫生村。

  近年来,依托境内山水资源和历史遗迹,全力打造公共开放式乡村游路线,建成了餐饮服务中心、文化展示中心、星级公厕、环湖步道和上山观光车道、乌柏大道和村内花园,美化了9000平方米的墙体,村庄面貌持续改善。

  2016年,杨令庄村被省移民办、省旅游局批复为全省乡村旅游开发试点村。2017年,叶县率先在全省提出农村集体资产“十权同确”,并入选全国第二批集体产权改革试点县。乘着政策东风,该村以集体经济模式,打响“生态富民牌”,叶县双汇牧业有限公司20万头商品猪场,中广核集团投资4.2亿元建设的风力发电站,中国平煤神马100兆瓦光伏发电,马头山景区等项目纷纷落地该村。

  “景区一天接待了上万人,有的村民只卖炸串就卖了2000多元。随着景区人气日渐高涨,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从事小食品经营,卖水、凉皮、米线等增加收入。”杨令庄村村民张宝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马头山景区自建成以来,累计接待游客50余万人,为村民创造了150余个就业岗位,现已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

  “我们利用村集体收入,实现了村民医疗保险、居民全能保、自来水全免费,每年为村民代缴的各类费用有70多万元,同时用集体经济收入投入人居环境整治、河道治理等,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舒坦。”李伟同说。

      可喜的文旅融合探索

  近年来,叶县把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同产业发展、城乡创建、和美乡村建设等统筹起来,创新模式方法、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工作效能,助推城乡贯通发展。

  “农业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模式、“交通旅游”模式、“工业旅游”模式、“文化旅游”模式、“文旅康养”模式,正在叶县不断探索推进。

  据叶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郭志钢介绍,目前叶县正与河南省投资集团紧密对接,加快推进投资6亿元的叶县健康养老中心项目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前,建成3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镇、1个省级休闲观光园区。

  今年,叶县共谋划实施文旅康养项目33个,投资总额达101.25亿元;建成精品民宿、农家乐42家。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268.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9.17亿元。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