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三门峡 > 正文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争分夺秒拼经济 奋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时间: 2024年02月02日15:50         

  河南经济报记者 丁光展 见习记者 王盾 通讯员 赵敏敏

  2023年以来,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精神,锚定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目标定位,围绕全市“13561”工作布局,以“三化三制”改革为动力,制定“12610”发展战略,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提质提效提速发展上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增速居全市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8.2%,居全市第一。全年累计谋划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40个,总投资884.5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99个。

  创新驱动,跑出动能转换加速度。充分发挥“管委会+公司”1+1>2协同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科创活力,赋能经济发展。一是创新机制体制。采取“管委会+公司”模式,整合精简管委会内设机构,以大部门、扁平化为方向,剥离社会服务和经济开发职能,成立集团公司,下设投资部、融资部、发展规划部等7个部门,实现瘦身强体,轻装上阵。规划建设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金新材料产业园等6个配套产业园,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业务直接下沉至各园区,实现产业发展更聚焦,延链补链更精准。二是创新考核机制。坚持赛马场上选人用人,集团公司实行全员岗位聘任管理,竞争上岗;实行“固定+绩效”的企业化薪酬分配机制,将招商引资、市场融资、资产盘活等纳入KPI考评体系,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先树优、职务晋升挂钩,实现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全年召开13次专题推进会、5次工作点评会,调整干部6批次78人。三是创新平台建设。发挥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引领带动作用,依托西交大和中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陕西高校技术转移联盟,打通科技资源共享、技术转移转化“快车道”。全年累计促成37项产学研合作,登记技术合同10.248亿元。持续推进铜精矿保税混矿业务试点、保税物流中心、三门峡铁路临时开放口岸等开放平台建设。我省首班三门峡至青岛“五定”班列正式开通并常态化运行,全国第二个、我省首个进口铁路运输铜精矿监管通关模式试点成功获批,首批自蒙古国进口的铜精矿运达该市。

  项目带动,跑出转型升级加速度。创新“3+”招商模式,力争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以项目建设大突破带动经济转型大提升。一是大员+全员。树立人人都是招商员的工作导向,党工委书记带队,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充分发挥五类人员(行政事业或企业单位的县级以上领导、高校科研院所副高级以上教授、部队在职或转业的副团级以上军官、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千万级以上老板、毕业在外工作的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的作用,挖掘更多优质项目线索。已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222.6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1个。二是园区+产业。依托宝武铝业、中原黄金冶炼厂等龙头企业,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铝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谋划建设一批补短板、强优势的产业项目,建立优质企业项目库,实现园区运营和产业投资双轮驱动 。三是高端+高新。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紧盯高端项目和头部企业,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谋划实施众冶矿产品循环材料产业园、宝武铝业F0机架、宝武清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等一批高精尖项目。

  链式推动,跑出集群发展加速度。以“两区六园”建设为载体,做好“有中做优”文章,培育壮大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加快集群式发展。一是以园聚链。立足资源禀赋、产业优势,重点打造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中金新材料产业园、大唐新能源产业园、综合保税物流产业园、科技创新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六大产业园。园区R&D经费支出逐年递增,2023年达10.4亿元,为加快构建黄金勘探—采选—冶炼精选—多金属回收—精深加工—贵重金属再回收有色金属新材料全产业链、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再生铝—高端铝合金—汽车铝板材、航空航天铝型材铝精深加工全产业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二是以链集群。围绕有色金属新材料全产业链和铝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坚持补缺扶优培强,上中下游全链条统筹,重点打造三个千亿级(中金新材料产业、铝工业循环经济产业、现代物流产业)、三个超百亿级(大唐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优势再造。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规模发展园区化、研发孵化产业化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已落地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对僵尸企业进行破产清算、资源重组,对传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转型,对新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形成工业发展新优势。毕昇制版成功创建年度省级智能车间,戴卡轮毂获批2023年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服务促动,跑出环境建设加速度。持续深化放权赋能,围绕提升项目和企业服务质效,探索完善跟踪服务机制,强化资金、政策要素激励,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一是换位思考,主动服务。强化店小二服务意识,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工作专班、首席服务员、项目警官制等服务机制,重点围绕制约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问题,主动靠前,逐项研究。全年盘活低效闲置土地214亩。二是有求必应,有话必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积极探索构建“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的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在准确把握企业需求、实时回应企业诉求、减少干扰企业等四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构建有求必应、有问必答、无事不扰的营商环境。有效化解开曼铝业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建筑容积率问题,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投产;帮助云程生物解决农产品收购发票问题,助力企业快速投产。三是政策先行,细处着眼。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从土地、金融、税收、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整合各类惠企政策指南发放至企业,全面提升惠企政策知晓度。为云硕智能科技等新增9家规上工业企业争取专项奖励资金27万元,中原冶炼厂、宝武铝业等13家企业获得满负荷生产奖励资金230万元,帮助宝武铝业申请特殊人才奖励资金71.15万元。


编辑:薛艳真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