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张建涛 通讯员 刘建峰
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沈丘县的年味也愈加浓厚。沈丘县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为载体,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此展现浓郁的传统节日氛围,弘扬和传承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沈丘县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热闹非凡的场景。舞狮、划旱船、踩高跷等传统表演轮番上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看。这些活动不仅为即将到来的龙年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气氛,也让非遗文化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
地处中原腹地的沈丘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古物众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文狮子、顾家馍、扑蝶舞、两仪拳、青三彩、查拳等。
2月6日,在沈丘县一场“非遗文化闹新春”活动拉开喜迎龙年新春的序幕。
看!栩栩如生的狮子坐在地上,憨态可掬。
这是狮子妈妈、狮子爸爸和小狮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好幸福啊!
“文狮子”的最大特点是表演主体为雌狮子,这和“武狮子”中雄狮威武大气大有不同。舞狮现场鼓、锣、镲等乐器相互配合,鼓声激越,锣声清脆,激荡人心。
两仪拳、蝶舞等纷纷亮相,活动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欢快的叫好声。
此次非遗文化闹新春活动的举办,不仅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也为沈丘县的文化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非遗文化,从而增强了文化自信,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春节的临近,沈丘县的非遗文化活动还将继续升温。一系列以非遗为主题的展览、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将陆续展开,让市民和游客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充分感受到沈丘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新春佳节,沈丘县用非遗文化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年味更加浓郁,为全县人民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编辑:薛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