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技术新“鲜” 农企尝甜
时间: 2023年09月08日08:33     新闻来源:河南日报     

技术新“鲜” 农企尝甜

在“农加会”上,参会嘉宾在“中国药谷”展区挑选展品。高山岳 摄

技术新“鲜” 农企尝甜

9月7日,在“农加会”上,网络主播通过电商推介全国各地的特色农加工产品。谷雨 摄

  对生湿面进行“锁鲜”,最大限度保留面品的原始口感;以灵芝、蓝莓、玫瑰花等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萃取制作绿色化妆品;综合利用菌群协同发力,破解传统水产品腌制中的高盐问题,实现“咸鱼翻身”……

  9月6日下午,第二十五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农加会”)上,江南大学、中国农科院等10家全国农加工领域知名科研院所与高校,聚焦粮油、果蔬、肉品、水产加工等领域进行最新技术发布,吸引了众多企业代表前来“取经”。

  “每年到‘农加会’参展,在推广企业产品、了解市场风向和客户需求的同时,我们最关注这场‘重头戏’。”来自山东的一家果蔬加工企业负责人李明然,对中国农业大学关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功能产品开发技术非常感兴趣,“果蔬中富含的SOD可提升人体免疫力,高效能提取出来可广泛应用于功能食品、药品和日化品,这也为我们企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以前沿技术“提鲜”舌尖味道,赋能农加工业迭代升级,正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甜头”。农加工技术成果展上,以六道酶解技术提升风味的燕麦轻饮、完美融合药膳的自热鸡汤等众多新式功能食品令人耳目一新。

  “螺蛳粉中有个网红产品‘螺霸王’,从2017年起,我们与这家品牌企业深度合作,以半干式制法替代传统湿式制法,减少产品加工中过多能耗和废水排放,增强企业竞争力,如今‘螺霸王’已从年产值2000万元发展到20亿元。”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工作人员田芳告诉记者,近5年来,研究所给全国170多家头部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成为众多企业强力闯市场的有力支撑。

  “以‘农加会’为媒,搭建起加工技术成果的展示交流平台,不仅促进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推动成果落地、产生效益,也让科研单位切实了解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行业痛点、技术难题,引导符合行业需要、市场需求的加工技术装备研究和创新。”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推介会上,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吴晓玲说。

  让科研院所成为食品企业“最强大脑”,助力农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据悉,本届“农加会”期间,全国共有42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参会参展,共推介255项农产品加工最新技术和专利,其中初加工56项、精深加工132项、综合利用加工67项,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高质量发展加码赋能。(记者 杨晓东 祁道鹏)

编辑:吴若淇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202300356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