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赵向杰
“在周口国家农高区建成了360亩的核心试验研究基地和1800亩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实施了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品种筛选、品质调控、丰产增效、全链条产业化模式试验示范,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近日召开的优质小麦-玉米周年丰产增效与产业化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2023年项目总结会上,项目负责人、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李向东研究员在总结项目进展时说。
11月15日,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重点专项部省联动项目优质小麦-玉米周年丰产增效与产业化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2023年项目总结会在郑州召开。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专员刘大同、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河南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张磊、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郑飞、南京农业大学教授丁艳锋、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春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艳霞、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王永军等领导、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河南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张磊在致辞中介绍,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小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4%和74%,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1%和30%。长期以来,河南省农科院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将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放在核心地位常抓不懈,在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储备。
河南省科技厅现代农业农村科技处处长李锦辉在讲话中强调,组织好、实施好“优质小麦-玉米周年丰产增效与产业化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项目,对于引导和支撑黄淮海优质小麦-玉米规模机械化周年绿色高效生产和全链条产业化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牵头和参与单位责任重大,顺利实施这一项目不仅可以促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标更上一层楼,更能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专员刘大同肯定了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项目团队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刘大同要求项目参与单位之间加强协作,做好有组织的科研攻关,加强标志性成果的培育和凝练,进一步聚焦实际需求、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项目负责人、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李向东研究员详细汇报了项目进展,同时就项目目标任务、项目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和标志性成果、下一步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李向东表示,下一步将落实领导专家意见建议,完善各项技术研究和示范方案,深入总结提炼标志性成果,加速推广示范、扩大影响力。
在项目各课题汇报阶段,山东省农科院研究员冯波、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谢瑞芝、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德奇、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乔江方等专家分别就优质专用小麦和高淀粉玉米品种鉴选指标体系构建与品种筛选及应用、优质专用小麦玉米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及调控关键技术、黄淮海优质小麦-玉米规模机械化周年丰产增效生产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优质专用小麦全链条产业化技术模式构建与应用、高淀粉玉米全链条产业化技术模式构建与应用等课题进行了汇报。15日下午子课题任务负责人也汇报了课题执行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与会特邀专家围绕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点评,并从多个角度对项目后续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据了解,2022年11月立项的优质小麦-玉米周年丰产增效与产业化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项目主持和参与单位涵盖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等。项目针对黄淮海区域小麦-玉米周年生产中存在的资源利用效率偏低、高产潜力挖掘不够、规模化丰产增效技术不完善、加工品质专用性差及产量与品质协同性不够等技术瓶颈,以“优质品种-优质栽培-优质加工”为总体思路,按照“品种鉴选-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产业化应用”的技术路线,构建小麦-玉米“品种筛选-栽培技术-产后加工”全链条产业化技术模式,并在河南、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等地进行大面积示范应用。作为牵头承担单位,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协调各成员单位,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向粮食安全的高标杆迈进。
编辑:晏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