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优四化”葡萄专题专家 举办“阳光玫瑰”葡萄生产培训会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俊娟)6月11日,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葡萄专题和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项目专家,联合在宁陵县举办河南省“阳光玫瑰”葡萄节本绿色优质生产培训会。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研究员刘三军,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员尚泓泉和吕中伟、娄玉穗博士,宁陵县园艺站高级农艺师郭超峰等专家及当地葡萄种植户68人参加了培训会。
针对当地葡萄温棚促早栽培中存在的品种更新慢、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产量过高等问题,与会专家分别就“全国‘阳光玫瑰’葡萄生产现状及未来品种发展建议”“葡萄根系护理技术”“‘阳光玫瑰’葡萄果锈发生原因与防治”“‘阳光玫瑰’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阳光玫瑰’优质栽培关键技术”做了专题报告。吕中伟在报告中强调,控产提质是当前“阳光玫瑰”葡萄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种植户往往为了迎合市场,利用膨化技术使果穗、果粒变得更大,导致成熟期糖度上不来,没有香味,失去了该品种的应有口感,且造成第二年叶片黄化、树势衰弱等问题。因此,大家一定要通过合理的疏花、疏果将亩产量控制在3500斤左右,这样才能保证“阳光玫瑰”葡萄连年优质稳产。
随后,种植户就“阳光玫瑰”葡萄处理后有核、新梢生长量与果穗大小难以平衡等问题同专家进行了交流,与会专家还实地参观了宁陵县阳驿乡袁庄村的“阳光玫瑰”葡萄温棚促早栽培大棚。在葡萄架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果穗映入眼帘,让人不禁感叹这其中蕴含的科技含量。在豫东试验站连续多年的指导下,该基地一步步完成了温棚结构提升、品种更新、架形优化和控产提质等技术的落实,目前已成为当地温棚葡萄升级改造的样板,每年来此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助力当地温棚葡萄产业升级改造。
宁陵县葡萄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60年代,当地曾大面积发展葡萄生产,面积达1.6万亩,品种以鲜食为主、酿造为辅。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宁陵县葡萄产业进入生产低潮期,全县葡萄面积减少到0.3万亩左右。从2009年开始,依托河南省农科院园艺所、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豫东试验站,通过引进优良葡萄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宁陵县葡萄产业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近年来,宁陵县葡萄种植面积发展到1.5万亩,主栽品种有“井川108芽变(8611)”“绯红”“夏黑”“阳光玫瑰”等,其中温棚葡萄种植面积1.1万亩,涉及阳驿、逻岗等9个乡镇、20余个村委、5000多户生产农户。葡萄栽培已成为宁陵县主导农业产业之一,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