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三部曲 院县共建助推开封市祥符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郭俊娟 通讯员 杨慧
8月1日,记者获悉,自2020年启动新一轮的院县共建工作以来,作为开封市祥符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的主体责任单位,河南省农科院农副产品加工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省农科院加工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做精做特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优做活三产”的发展思路,加强各学科协调联动,建立贯穿祥符区花生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助推祥符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祥符区现代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县项目总负责人、省农科院加工中心主任路风银告诉记者,为高质量、高标准做好祥符区院县共建工作,省农科院加工中心积极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集聚育种、栽培、植保、土肥、加工、品牌推广等多学科专家,在组织、制度、实施、宣传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保障服务。
围绕“做精做特一产”,实现绿色兴农。“优质品种缺乏、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落后”是制约祥符区花生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省农科院加工中心联合省农科院经作所、资环所、植保所及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各学科专家,通过示范与推广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及减施化肥、农药等配套新技术,加强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推动祥符区花生产业发展壮大。截至2021年底,祥符区优质花生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推广面积已达5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优质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此外,省农科院加工中心还围绕祥符区花生产后损失大等问题,开展鲜食花生机械化收获、清选、分级、去尾等集成技术及花生产后干燥减损技术等初加工技术的示范推广,并制定花生产地减损技术操作规程,实现花生损失率由常年的10%降低至5%以内。
围绕“做大做强二产”,实现质量兴农。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是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省农科院加工中心结合自身优势,加强花生蛋白类、油炸类、烘焙类等精深加工及质量改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祥符区加工产业发展。同时,还积极助力企业申报、制定产品标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围绕“做优做活三产”,实现品牌强农。省农科院加工中心依托河南爱思嘉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立了集花生种植、种子初加工、精深加工、成果转移转化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展示示范基地;依托开封汴花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千裕食品有限公司搭建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提升服务水平。围绕“开封县花生”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省农科院加工中心积极协助企业强化“宏花”“汴花昇”“豫老汉”“大士”等品牌培育和高油酸花生“三品一标”认证,提高了品牌竞争力。
依托院县共建项目,通过“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三部曲,省农科院加工中心助推祥符区着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格局,推动花生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由传统种植业向“三产”深度融合转变,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