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气象局公布2019年河南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时间:2019-12-31 14:55:08 来源:
中原经济网
【中原经济网讯】(河南经济报记者 徐静 见习记者 李媛媛)2019年马上就要过去,今年我省天气气候可谓是风云变幻,无论是年初遭遇的严重雾霾,还是8月份台风“利奇马”带来的暴雨,抑或是入冬时节温暖如初,都给我们留下了足够深的印象。12月31日下午,河南省气象局召开会议,公布了2019年河南十大天气气候事件。
1.年初雾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和交通安全
1月1-8日、1月11-14日和2月19-27日,全省出现三次持续时间较长的雾霾天气。河南省北中部空气污染最重,空气质量达重度至严重污染。其中2月19-27日洛阳市连续9天为重度污染,安阳市连续3天为严重污染,濮阳市空气质量指数(AQI)最高达474,为此次过程中全省18个省辖市最高。
2.6月上旬大风冰雹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频发
6月2-3日,郑州市区突降雷阵雨,许昌禹州、驻马店泌阳、汝南县部分乡镇出现大风、冰雹(如图)。6月4-6日,豫北北部和中东部部分地区普降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濮阳市范县杨集镇24小时最大降雨量54.5毫米,开封市兰考县孟寨乡最大风力9级。
3.入冬以来全省温高雨少暖冬趋势初现
11月18日我省入冬以来,全省温高雨少,初雪偏晚。全省平均气温偏高1.1℃,平均降水量偏少34%;目前全省大部尚未出现降雪,已较常年(12月12日)偏晚。目前全省暖冬趋势已经显现,但也不排除后期气温走低的可能,需要防范季节内的温度冷暖起伏变化和“干冬湿年”可能造成的影响。
4.年内阶段性气象干旱严重不利农业生产
5月,全省月平均降水量为6.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1%,较去年同期偏少94%,6-8月,全省持续高温,降水时空分布不均,9月,我省降水明显偏少,9月30日,全省有31%的站达到重度及以上等级气象干旱,其中项城、沈丘、唐河、正阳、新蔡5站达特旱等级。
今年春、夏、秋季全省降水偏少,阶段性气象干旱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5.1月底豫东豫南暴雪改善空气质量
1月29日夜里到31日白天,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强降水集中时段为1月30日14时至31日02时,黄河以南大部地区经历了先雨后雨夹雪再纯雪的过程,黄河以北地区多由小雨直接转小雪;1月30日23时以后黄河以南均为纯雪;信阳大部、驻马店和南阳、周口、商丘、漯河五地市部分地区及平顶山局地降水量超过20毫米。
6.8月上中旬强降水导致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8月1日,我省京广线以东及豫西北、豫西南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过程,其中开封范村日雨量最大达207毫米。
8月4-6日,焦作、济源、洛阳、南阳4市5县(区)40个乡镇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6级左右的大风。
8月11-12日,受9号台风“利奇马”与高空低槽影响,我省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强降水造成多地农作物受灾严重,三门峡市卢氏县双槐树乡最大降雨量124.5毫米,发生多处山体滑坡。
7.3月底商丘市虞城县局地尘卷风引发关注
3月31日下午,商丘市虞城县田庙乡万亩梨园突遇尘卷风袭击,从现场拍摄视频看,尘卷风直径10米左右,形成巨大的“尘柱”直冲天际,持续时间约3~4分钟。由于发生危害尘卷风较少,事发突然,迅速引起广大网友关注。气象专家及时分析,认真解答,通过事件进行科普宣传。
8.6月上旬全省出现今年最强区域性暴雨
6月5~6日,全省出现今年最强的区域性暴雨天气,还伴随明显的雷电、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及局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此次降水过程范围广、强度大。全省平均降水量40.1毫米;地市平均降水量最大为信阳76.0毫米,降水最大站点为叶县西刘庄177.4毫米。此次降水过程对农业生产整体利大于弊,我省干旱站点比例下降了40%,对缓和旱情、秋粮播种出苗、避暑降温及生产生活生态都十分有益。
9.年内温度明显偏高影响季节转换
年内全省大多数月份气温明显偏高,入春、入夏偏早,入秋、入冬偏晚。全省平均入春日期为3月10日,较常年偏早10天;全省平均入夏日期为5月16日,较常年偏早5天;全省平均入秋日期为9月13日,较常年偏晚4天;全省平均入冬日期为11月18日,较常年偏晚9天。
10. 4月上旬全省大到暴雨明显缓解旱情
4月8到9日我省大部出现大到暴雨和大风降温天气,我省大部普降喜雨,雨量分布不均。全省平均降水量16.5mm,有115个雨量站降水量超过50mm。本次降水缓和了大部地区的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和降尘除霾较为有利,森林火险等级明显下降,但局地大风强降温对冬小麦孕穗及果树授粉不利。
2019年,全省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日照均偏少。截止12月30日,全省年平均气温为15.7℃,较常年偏高1.0℃,为1961年以来第二高;平均降水量为512.0毫米,较常年偏少30%,为1961年以来第三少;平均日照时数为1885.2小时,较常年偏少107.2小时。年内,除冬季气温略偏低外,春、夏、秋季气温均偏高,其中春、秋季气温分别偏高1.5℃和1.3℃,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和第三高值;降水量冬季偏多,春、夏、秋季偏少,其中春季偏少53%,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少值。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