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实力见证!鹤壁市淇滨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市辖区第一名
时间:2021-11-26 19:24:27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 首席记者 曹永飞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通报2020年度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在全省17个省辖市、济源示范区和104个县、54个市辖区(含郑东新区)、18个国家级功能区评比中,鹤壁市位居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营商环境评价总分第三名,鹤壁市淇滨区获全省市辖区营商环境评价得分第一名。名次排序虽然结束,但其背后的故事和积累的经验却更值得深挖和学习。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是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出发点、落脚点,我们始终遵循这个理念,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深入实施‘护航’‘暖心’‘清风’工程,为企业发展加油助威、保驾护航。”淇滨区委书记王洪民说。

  淇滨区区长闫浩告诉记者,该区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完善的政策体系,且实施重奖严惩机制,以制度的力量和诚信的口碑取信于民,持续发力打造营商环境淇滨“金字招牌”。

  细化政务服务 规范办事流程

  “上午递资料,下午就能拿到营业执照。”近日,在鹤壁市淇滨区市场监管局服务大厅,某公司财务人员刘云手拿营业执照兴奋不已,对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啧啧称赞,“原来是‘分头跑、挨个办’,现在是只进一个门、递交一套资料便可办成所有事。”

  近年来,淇滨区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精细化水平。开通了企业全流程一日办结服务。线下“一窗通”,线上“一键办”,使电子营业执照发放率达到了100%。政务服务“四率先”更加高效。率先获批全省政务服务改革第一批试点单位,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率先推行市、县、乡、村政务服务“四级联动”事项覆盖,覆盖率达82%;率先上线“智汇淇滨”预约叫号系统,群众一次扫码、进出无忧;首个区级24小时政务自助服务区率先建成投用,“不打烊”全天办更高效。优化流程进一步压缩时间。推进并联审批、容缺办理、多评合一、联合验收等审批模式,大幅缩减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办理时限,并联审批率达96%、联合验收率达到了70%。

  “‘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将‘万人助万企’活动与‘两个健康’示范市创建工作一起谋划推进,形成了相互推动、相得益彰、同频共振的局面,不断助力企业做大做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王洪民说。

  为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再创新优势、实现新飞跃,淇滨区不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要求,214项业务实现“非接触式”网上办,累计减税降费9亿元,免费发放税务Ukey近千户,开通“税邮双代”业务,增设8个离厅自助服务网点,办税服务一公里服务圈初步形成。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搭建政银企项目合作平台,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政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融资近13亿元。

  聚力开放招商 激发奋进动力

  10月8日,全省第二期“三个一批”活动鹤壁市主会场开工仪式在淇滨区千慧智造产业园举行,淇滨区1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3.9亿元。

  集中开工现场,企业家对淇滨区的营商环境交口称赞,纷纷表示选择淇滨不会错。“淇滨区工作人员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忙前忙后,做得比我们多、休息得比我们少,为他们点赞。”说起千慧智造产业园项目的建设,该项目负责人感慨道。

  据介绍,淇滨区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要、突出智造”发展理念,紧扣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主导产业不跑偏,牵住项目“牛鼻子”,在壮大5G智能应急产业园基础上,加快建设“百、千、万”三个产业园区,集中力量引进产业项目,积极营造一流产业生态。

  创新能力迅速提升。设立了鹤壁东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20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28家省、市创新平台落地。“一朵云”“一张网”“一个数据池”……淇滨区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

  市场开放日益增强。引进了京东、华为、阿里等头部企业19家,入驻新经济企业316家,数字经济交易额累计超50亿元。

  人才集聚效应凸显。引进各类人才135人,其中,114名专业技术人才通过“绿色通道”“直通车”机制成功申报了职称,统筹了70套人才用房、100余个优质学位用于高层次人才待遇保障。

  公共服务持续完善。全区民生领域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持续保持在80%以上,40个背街小巷提档升级,97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83个公园游园建成投用,新建扩建中小学12所,合理布局社区养老服务机构53个,“一刻钟生活圈”逐步形成。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创建了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全省生态旅游度假区,淇河湿地公园被冠以国家级称号,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6.2%,人均绿地面积达13.8平方米,污染指数、优良天数实现“两降一增”,生活成本低、创业环境佳、生活环境美成为淇滨区吸纳人才的三大优势。

  深化惠企惠民 优化发展环境

  “‘合力团’帮企业做的事太多了。帮我们引进人才,帮我们争取到省级奖补资金705万元,大大支持了企业的发展,我们很感激他们。”近日,接受采访的鹤壁农信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双创办主任王晶说。

  王晶口中的“合力团”是淇滨区新组建的服务管家“合力团”。“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淇滨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完善了助企干部信息库和企业数据信息库,组建了房地产业合力团、建筑业合力团、批发零售业合力团、金融健康合力团等6个服务管家“合力团”,“合力团”凝心聚力,化零为整,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深入企业宣传惠企政策,定期研判解决企业问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我们坚持‘五位一体’服务机制落地生根,‘万人助万企’活动向纵深推进,增派了‘五位一体’服务专员至197名,累计服务企业1000余次、解决问题250多个、融资近13亿元,企业优先地位进一步彰显。”王洪民说。

  “项目长+双管家”双机联动成效显现。淇滨区为全区重点项目逐一配备了县级干部作为“项目长”,产业类项目配备了服务管家和履约单位“双管家”,“项目长+双管家”包开工、包建设、包进度、包融资、包竣工等一包到底。

  智慧企业服务平台推动一站式服务提升。淇滨区研发了区级企业服务平台,把456家重点企业纳入管理,聚焦企业关心的热难点问题,实现了部门与企业信息沟通智能化。

  重商爱商亲商氛围更加浓厚。淇滨区打造了2300平方米的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区级同心家园和10个各具特色的“乡贤家园”,连续两年举办了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表彰大会,表彰优秀企业10家、优秀企业家60人,推荐30多名优秀企业家或党组织负责人当选了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和劳动模范等,涌现出了国立光电和朱明甫这样的时代典型、行业楷模。

  强化法治建设 提升治理效能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引导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坚决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近年来,淇滨区不断提升依法治理能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发挥审判监督管理职能,“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协同推进,府院联动机制日益完善,司法调解与行业调解实现无缝对接,电子化文书送达方式持续减轻当事人诉累。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梳理了49项免予行政处罚的轻微违法违规行为,73起轻微违法案件享受了“免罚清单”政策红利。持续提升信用建设水平,开展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归集各类信用信息超100万条,建立了公务员诚信档案,对3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行了告知承诺制。加强劳务监督管理,编制《企业用工目录》,为此,该区发布各类用工信息1.2万余条,培训4000余人次,实现了仲裁调解机构基层全覆盖和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或保全金全覆盖。大力推广法律法规宣传服务,开通了“3333148”法律咨询热线,开辟了涉企立案、法律援助、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设立了派驻检察服务室,开展法治宣传十余次、发放资料2000余份。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淇滨区坚持把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五位一体”服务专员进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服务效能。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持续发力,打造营商环境淇滨“金字招牌”,以优化营商环境新成效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编辑:沈彤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