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将投资550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
河南经济报 记者 杨佳月
3月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奋进十四五 建功新时代”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就《河南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到2025年 实现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发布会上,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继成介绍,《规划》明确了2025年的目标,即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态经济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重污染天气持续减少,劣V类水体基本消除,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续提升;生态强省建设初见成效,大河大山大平原保护治理实现更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规划》展望了到2035年的目标,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经济优势彰显,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此外,《规划》明确了今后的重点工程,提出了实施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10类、1800多个重大项目,匡算总投资5500多亿元,分期分段推进,科学动态调整,支撑规划任务有效落实。
到2025年 实现全省新兴产业规模达2.6万亿元
本次“十四五”规划名称加了“生态经济”相关内容,那么,“十四五”时期我省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是如何考虑谋划的?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徐跃峰说:“‘十四五’期间将围绕‘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把生态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培育壮大绿色产业、稳妥发展绿色能源、推动生态产品价值三方面,实现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绿色升级。”
其中,在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方面,我省将着力推进传统产业节能降碳增效,力争“十四五”期间实现节能能力600万吨标准煤。同时,加快培育壮大低碳高效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省新兴产业规模达到2.6万亿元。
在稳妥发展绿色能源方面,将有序推动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积极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能,力争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地热能供暖(制冷)能力5000万平方米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6%左右。
提升生态经济价值 力争新增省级农产品品牌200个以上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那么,今后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价值提升方面,我省有哪些工作打算?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任心俊表示,“十三五”以来,我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等指标在全国排名靠前,为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农业贡献。
下一步,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落实《规划》,在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实现农业生态经济价值提升方面,科学谋划农业绿色发展布局、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有力有序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引领农业生态价值实现、抓好“长江十年禁渔”。
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力争新增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200个以上,通过“豫农优品”整体品牌建设,不断拓展农业生态经济价值实现渠道。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