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硕果满枝 五年来累计设立企业11.8万家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焦飒
自2017年4月1日挂牌运行以来,河南自贸试验区即将迎来五周年生日。
“挂牌5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累计设立企业11.8万家,是挂牌前的4.4倍。”3月30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王振利介绍了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工作情况。

政务服务改革走在前
“5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聚焦市场主体准入、准建、准营、准退等开展全生命周期集成化改革创新,在商事登记、投资管理等方面探索了新举措。”王振利说。
在全国率先实行“二十二证合一”改革,建成“一网办、不见面、一次也不跑”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上线全国首家企业登记实名验证系统,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力度,叫响了河南“放管服”改革的品牌。同时针对企业“注销难”问题,率先试点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扩大适用范围、建立容错机制,公告登记时间从45个自然日压缩到20个自然日。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去年,河南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80家、实际利用外资19.8亿美元,分别增长33.3%、12.7%。
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快
“河南自贸区聚焦口岸通关和监管制度创新,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模式、正面监管模式等多项创新举措在全国推广。”王振利说。
河南自贸区获批全国第四个重要国际邮件枢纽口岸,启用了“互联网+预约通关”系统,推行“四自一简”监管改革,90%以上单证实现自动审核通过,货物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较挂牌前压缩77.6%和93.8%,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又分别多压缩了11.5、3.8个百分点。这五年,河南自贸试验区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进出口580.3亿元,增长144.8%。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
“河南自贸区聚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动金融创新。”王振利说,陆续推出13项外汇创新业务,简化4项外汇管理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扩大NRA外汇账户使用,方便企业开展跨境贸易融资、内保外贷等业务。
河南自贸区为优质企业办理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业务3000多笔、470多亿元,占同期全省跨境人民币业务量的一半。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本外币资金池和境外放款业务,优化配置集团资金。开封片区推出进出口企业融资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洛阳片区创设“虚拟子账号”,解决企业收汇难题。
差异化特色化探索成果多
“河南自贸区聚焦‘两体系、一枢纽’战略定位和河南特色优势,在多个领域探索创新。”王振利说。
在航空货运方面,郑州机场开展航空物流电子货运试点,货物通行时效提升20%,多家航司已在郑开展电子运单业务。2021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70万吨,稳居国内第6位。
在多式联运方面,在全国率先建立多式联运协调机制,研发了全国第一辆航空集装货物整板运输车,第一个省级多式联运标准体系,顺利完成交通强国内陆型多式联运试点。
在跨境电商方面,获批实施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2021年郑州片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88亿元。
在期货开放方面,2021年郑商所期货成交量25.8亿手、成交额108万亿元,分别增长51.8%、79.7%,分居全国第一位、第四位。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