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导航
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新闻 > 正文
【河南这十年】濮阳:乘风而行出新彩
时间:2022-10-10 16:20:12    来源: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    

  河南经济报 记者 焦飒

  十年来,濮阳全市生产总值由826.7亿元增长到1771.5亿元;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15家,是2012年的5.2倍……10月10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濮阳专场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

  量质齐升

  全市生产总值翻一番

  “十年来,我们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突出资源枯竭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快建设‘富强濮阳、生态濮阳、创新濮阳、幸福濮阳,中部地区创新开放高地、豫鲁冀省际区域中心’,实现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突破,办成了一大批事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濮阳市委副书记、市长万正峰说。

  十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由826.7亿元增长到1771.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22695元提高至47131元,均实现了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2021年达到112.7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801元提高至24747元,年均增长9.6%。濮阳在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考核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次。

  创新引领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我们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提高创新策源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万正峰说。

  2021年,濮阳全市研发经费投入19.57亿元、专利授权282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10.66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5倍、3.5倍、76.5倍。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濮阳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创建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成绿色化工公共研发中心,共建河南省龙子湖实验室,8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实现研发平台全覆盖,首批4家中试基地、10家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

  培育高质量创新主体,濮阳在全省率先实施科创型小微企业增量提质“春笋行动”,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15家,是2012年的5.2倍,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6.7倍,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增长66.7%。

  转型升级

  产业体系加快完善

  “我们以65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为中心、各开发区为节点,实行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扎实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努力进入中高端、成为关键环。”万正峰说。

  濮阳抢滩占先新兴产业,实施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倍增计划。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首家聚碳新材料产业园区,绿色涂料产业园被工信部列为“高端绿色专用涂料”优先发展产业承接地,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两家之一、全省唯一重点扶持的示范性产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正在向千亿级跃升。

  紧抓郑汴洛濮“氢能走廊”建设重要机遇,构建“制、运、储、用”全产业链,成功研制3种型号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实现量产、年产能1200台。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医疗仪器设备在濮实现产业化,自主研发的超声诊断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全国870多家医院。

  协调发展

  城乡面貌显著改观

  “我们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省际区域中心。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51.01%,较2012年提高15.81个百分点。”万正峰说。

  濮阳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建成区面积扩大至133平方公里,集聚人口96.3万。路网密度较2012年增长50%,百姓出行更加通畅。集中供热普及率达98.6%,居全省第1位。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濮阳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各县城精彩蝶变,主导产业优势突出、更加明晰,开发区由14个整合为9个,在全省率先集中挂牌,实现“一县一省级开发区”。2021年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完成1065.9亿元、占全市的60.2%。

  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50亿斤以上。3个贫困县、638个贫困村、31.6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0.3万名滩区群众实现“安居梦”。

编辑:晏语悦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0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报社办公室电话:0371-53306911
报纸广告热线:0371-53306913 53306918 报纸发行热线:0371-53306915
《河南经济报》国内统一刊号:CN41-0066   邮发代号:35-92
豫ICP备0903190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4
  技术支持: 河南经济报社网络部  法律顾问:北京市盈科(郑州)律师事务所 何拥军 谷亚娟 王天 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