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民建中央发布的专题调研报告《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调查与建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仅3.7年。在这种情况下,推行此次改革的结果是以后申请公司将不再有资金限制,那么,随之而来将出现公司申请鱼龙混杂的局面,各种皮包公司也将层出不穷。与此同时,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企业的生存能否持久?各种各样的疑虑令许多业内人士担忧。
我省一家培训机构负责人刘阳说:“刚毕业的年轻人都有非常强烈的创业理想,但在创业的路上,他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并行的。所以面对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头脑发热,一拥而上。”
有专家表示,办公司完全不花钱是不可能的,注册只是设立公司的第一步。开公司需要租用办公场地、招聘工作人员等,这些都需要开支。此次改革还提到要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但也并不是说任何场所都可开办企业。“这些都需要创业者考虑好,切莫作出头脑发热的事情。”
期待:法律护航 构建公平市场环境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底,全国实有私营企业1195.48万户,同比增长了12.8%;实有注册资本(金)36.7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3.4%。近年来,中小微型企业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而此次为公司注册资本“松绑”、公司实收资本不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就是一个鲜明的信号。
据了解,自2001年启动行政审批改革以来,我国已经累计取消、调整了200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而当前推行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正在加速驶入快车道,也是中央进一步简政放权的新举措。“其中,提出要注重运用信息公示和共享等手段,将企业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等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系统予以公示;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等措施,这也将进一步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蔡树堂说。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现行《公司法》还是采取法定资本制,有最低门槛限制,而推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举措势必会与这些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对此,河南华浩律师事务所律师樊鸿新说,当前,《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修改已提上日程,将为公平市场环境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