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再次被罚凸显监管软肋
■河南经济报 温献伟
1月17日下午,上海浦东新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监督所负责人表示,监督所对此前网友“花总丢了金箍棒”举报的14家酒店中的两家进行了抽检,经检测,发现两家酒店存在顾客用具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问题,卫生部门对两家酒店分别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
去岁今初,星级酒店服务质量和卫生问题引发社会高度关切。尽管监管部门对这些问题酒店都给予了警告、罚款,但随之而来的公众质疑和批评再次引发舆论热点。因为仅仅2000元的罚款,对于财源滚滚、日进斗金的星级酒店而言,很多人感觉“处罚太轻”“违规成本太低”,不足以起到震慑警示作用。平心而论,公众的批评并非没有道理。去年12月4日,上述两家酒店就因“未按照规定对顾客用品用具进行清洗、消毒、保洁,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被监管部门处以警告和罚金2000元的处罚。从17日的再次被罚不难看出,轻飘飘的罚款对屡教不改、财大气粗的某些问题酒店和不良行业之风来说,绝非治标之策。
从执法角度讲,笔者理解监管部门的“有心无力”。面对2000元罚款质疑,监管部门表示“罚款数额完全依据相关法规”。执法鞭长莫及,处罚顶格辄止。可以说,滞后的法律法规为监管制造了一大软肋,某些酒店就是利用这一软肋有恃无恐、变本加厉。这次两家酒店再次被处罚,就说明酒店方根本没有将处罚当回事,颇有一种“我不差钱,你奈我何”的飞扬跋扈的意味,这无形当中构成了一种不应有的反讽,显示出涉事酒店对法律的罔顾和监管的不屑。笔者认为,在呼唤行业自律而不得的现实背景下,法律法规应该及早为监管撑腰打气,让监管长出锋利的牙齿。眼下,“以罚代管”作为一种重要治理方式和手段,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查缺补漏、完善健全相关法规,大幅提升酒店违规成本。沉疴需要猛药治,具体罚款数额完全可以依据酒店实际经营状况和收入进行制定。倘若处罚总是“2000元”之类的隔靴搔痒,不能给予酒店伤筋动骨的痛感,那么即便我们的监管密度再大、频次再高,也难遏制酒店一而再、再而三的置若罔闻、顶风而上,制造“续集”。
关键字:
中原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 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原经济网—河南经济报、中原经济网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原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