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经济报首席评论员 温献伟
据报道,近日,南昌市青山湖区多所幼儿园在区市政公用广场进行“庆六一”文艺汇演彩排时,现场舞台背景电子屏突然倒塌,9名幼儿被砸受伤。经医院初步诊断,受伤幼儿均为轻微伤或擦伤。事发后,应急管理、教育、公安、城管等部门到现场进行处置,并立即成立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
事件一经媒体报道,便第一时间冲上热搜。网友对受伤幼儿的生命健康表达关切之余,也针对“六一”儿童节举行文艺汇演的必要性、合理性提出质疑。笔者认为,这种集体性质疑值得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思考与反省。
在“六一”儿童节举办文艺汇演,既能展现学生的艺术才华,增强集体荣誉感,也能营造喜庆欢乐的节日氛围。这本身是“锦上添花”的好事。然而,在一些地方,举办的 “六一”文艺汇演却在慢慢地走样、变味儿,导致各种负面新闻屡见不鲜——譬如,在网上搜索“儿童节淋雨表演”“儿童节冒高温表演”,相关页面竟高达100多万。更让人无语的是,与孩子们的“遭罪”表演相比,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官员、学校领导和老师却是打着伞或躲在阴凉处观看。再者,一些学校举办T台走秀表演,让幼儿涂抹口红、眼影,穿着“奇装异服”轮番登台,用各种所谓“萌态”博人眼球。更有甚者,一些学校还巧立名目,将文艺汇演进行商业化包装,向家长收取各类费用,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让家长有苦难言。
诚然,是否举办“庆六一”文艺汇演,“因噎废食”并不足取。但种种积弊也表明,如何确保文艺汇演之类活动的安全、健康、文明、欢乐,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重视的时候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同时他们也是需要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为他们持续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就“六一”文艺汇演而言,它不仅是学生欢庆节日的舞台,也是老师言传身教、示范引领的重要平台。因此,无论是儿童生命安全还是身心健康,都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家庭形成共识与合力,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更多地注入人性化关怀,充分保障儿童人身安全,共同引导广大儿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佳境之中欢度节日、快乐成长。
编辑:李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