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营镇:执文明乡风“绘笔” 画美丽乡村“图卷”

2025-06-16 09:35:36   来源:中原经济网

  近年来,新乡市获嘉县下辖的徐营镇坚持培育文明乡风,增效赋能乡村振兴,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载体,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移风易俗为目标,不断优化乡村文化空间布局,丰富农村文化供给服务,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群众幸福感,文明乡风不断焕发新活力。

  聚焦思想铸魂,提振乡风文明“精气神”

  “这种在家门口宣讲的形式很新颖,很接地气,内容也贴近老百姓生活,我们能听得懂,也愿意听。听听党的惠农政策,教我们防诈骗知识,还能量量血压和血脂,非常专业贴心。”在徐营镇东浮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村民张雪莉高兴地说。

  近年来,徐营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邻里互助小院等平台,组建“小板凳”“文明实践队”等志愿服务宣讲团,采取“小院课堂”“田间课堂”“宣讲+文艺”等实践形式,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60余场次。建立镇村书记宣讲制度,通过领导示范宣讲等方式,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学习宣讲活动100余场,把党的创新理论传递到基层,把基层的“魂”立起来,让群众“精神”强起来。

  加强文化浸润,打造文明乡风“加油站”

  文化广场上,群众舞步翩翩、歌声飞扬;村舞比赛中,演员身姿优美、尽展才艺;在徐营镇,像这样由政府组织,群众参与的“文化盛宴”已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让群众们的业余生活愈发丰富起来。

  近年来,徐营镇持续推动文化活动与农民群众需求有效对接,精心打造“百姓大舞台”“唐观小镇文旅采摘节”等文化品牌,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进万家”“四季村晚”等文化活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依托邻里互助小院举办舞蹈、戏曲等文艺演出,不断满足群众个性化精神文化需求。引导“文化能人”“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深入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手把手传授群众文化技艺,真正让文化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切实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活力。

  深化移风易俗,引领文明乡风“新风尚”

  “彩礼不是最重要,女儿的幸福比彩礼更重要……”在邻里说事中心,调解员正用通俗易懂的方言给群众讲解婚恋观念,让新观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群众心田。

  徐营镇通过深入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持续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指导各村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组建红白理事会及移风易俗宣讲队25支,对彩礼过高、大操大办等不符合村规民约的情形进行介入疏导劝解。广泛开展“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深化殡葬移风易俗·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宣传引导工作,举办“孝善文化节”、“饺子宴”、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展演等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30余场,常态化组织开展“家风家训分享会”“文明家庭宣讲会”等活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从简办席,遏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厚植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下一步,徐营镇将继续深耕细作,不断创新举措,持续推动思想铸魂、文化浸润与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强化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徐营镇乡村全面振兴的亮丽底色,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乡村画卷。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