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堂“八大匠”之铁匠:人间烟火铿锵味

2025-07-15 09:58:36   来源:

       这反反复复的每一锤,激起的火花

       像是划破夜幕的流星

       又似刹那间绽放的烟花,点亮了一室

  在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有一处地方传出的声响,打破了乡村的宁静与柔和,那便是——铁匠铺。铁匠铺主理人李光明,遵循着祖传的技艺,坚持手工打铁已有四十余载。

  打铁是人类铁器时期就开始产生的一种原始锻造工艺。上世纪八十年代,打铁盛行,大街小巷分布着不少打铁铺,也时常可见流动的铁匠。

  李师傅的打铁铺主要生产日常农具和一些生活用品,比如犁、耙、锄头、菜刀、锅铲、剪刀等。守着炉火与铁器四十多年,从一开始的为了生计而忙碌,到如今 “一日不打铁,心里闲得慌”。

  打铁需要真功夫,不仅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

       烧料

  烧料要掌握温度、火候,否则铁器不耐用。风箱拉起,那灶中的火苗,一起随风箱的节拍跳跃,在劲风的吹奏中升腾。

       锻打—夹钢

  待铁器热至彤红,用铁铗快速夹至大铁墩上,趁热打铁是真理,温度越高铁块强度越低,一旦温度变低,变形抗力太大便不容易产生塑性变形。

  夹钢是要想刀口锋利必不可少的步骤。将烧红的铁块夹出,放上空气锤,李师傅技艺娴熟地操控着机器,锤声一起一落 ,让铁和钢逐步贴近,合为一体。

       打磨—淬火

  刚打的铁器表面还有些毛躁,李师傅用磨刀、锉刀、铲刀等工具对表面进行反复打磨,直至刀具摸上去相对平滑光整。

  最后一步便是淬火。将打好的镰刀放在炭火中烧红,再迅速放入冷水中。淬火的成功与否,决定着镰刀使用起来是否利索、坚硬。

  一块铁成器的过程,和人生经历是如此的相似。烧料如同年少时,炉火窜动,张狂而热烈;锻打如同成年时,反复捶打,经历无数的压力挫折方能一步步成型;淬火如同中年时,浸水冷却,人生需要回顾反思方能拥有最好的状态。

  打铁这件小事,可能我们很多人不曾留意,也未曾经历,但它却真真切切的包含了生活的真谛。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团火,这团火或许曾经燃烧的很旺,又或许现在只剩下微弱的火苗,但是每一个途径它的人,一定能感受到它的热与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打铁技艺面临着诸多挑战。李光明坚守着这门古老的技艺,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乡村的文化和记忆。他说:“这个行业总得有人干,锄头镰刀斧头都是农村不可缺少的,现在这个手艺不好搞,但是我想将它传承下去,让我们下一代的孩子看看,铁是怎么打的,刀是怎么诞生的。”

  铁匠铺不仅仅是一个手工作坊,更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了让传统技艺得以延续,郝堂村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八大匠”品牌将木匠、铁匠、篾匠、裁缝匠等传统手艺重新激活,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近距离感受传统技艺的魅力。匠人们的故事,也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关注和保护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永不褪色 。(陈慧玲)

  来源:平桥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冯雅楠

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为河南经济报的稿件,版权均属于河南经济报社,未经河南经济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2.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河南经济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3.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邮箱:jingjibao@qq.com
Copyright © 1987-2023 河南经济报社 中原经济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原第一权威经济门户
豫ICP备20230035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