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后的黄金 4 分钟,每一秒都在与死神赛跑。” 这句被反复强调的急救箴言,近日,在南阳市新野卫校内一科的技能培训室里得到生动诠释。为夯实科室医疗质量根基,提升急诊急救响应能力,该科组织开展的心肺复苏技能操作培训会,让 “人人学急救、人人会急救” 的理念转化为扎实的实战能力。
“救死扶伤” 不仅是医者誓言,更需过硬技能支撑。培训伊始,科室李子卓主任手持人体模型,将心肺复苏的核心要义娓娓道来。他特别强调:“心脏骤停抢救的黄金时间窗口仅有 4 分钟,每延迟 1 分钟,患者存活概率就下降 10%。作为医护人员,我们的操作必须经得起专业检验,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精准施救。” 从判断意识、呼救求援,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每个操作细节都被拆解演示,确保参训人员理解原理、掌握要领。
理论讲解结束后,实操环节随即展开。培训室内,人体模型整齐排列,参训医护人员分组练习,神情专注而严谨。按压深度是否达标、按压频率是否精准、呼吸配合是否协调,这些关键指标都成为大家互相监督、自我校正的重点。针对操作中出现的肘部未伸直、按压位置偏移等问题,李子卓主任和武玲护士长逐一巡查指导,通过手把手示范、点对点纠正,帮助大家快速改进提升,确保每位参训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流程。
此次培训犹如一场 “急救实战演练”,不仅强化了科室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理论储备,更通过实战操练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时刻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技能培训是医疗质量的“防火墙”,更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新野卫校内一科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夯实急救技能基础,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注入动力,用专业素养筑牢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金光晓)